第93章 最后一场戏(求推荐票!)

作者:吃饭打怪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拍到中午,也就在这吃个饭休息一下。

电影也快拍完了,李谦吃完饭又看了下统筹的排片计划,预计还有五天就能杀青了。

一切都挺顺利,主要是张翰宇和邓朝这两个演员发挥好。

整部电影就是他们俩为主,只要他们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李谦问向趟地上晒太阳的齐玉昆,“对了老齐,胶片还剩多少?”

“还有一万二千尺。”

齐玉昆从地上坐起身子,想了想,“按现在的进度,估计拍完还能剩个两三千尺。”

“还行,九万多尺胶片一部片子,配片比还不到1:8。”

对于这个数字,李谦还是很满意的,原本还做好了胶片不够的准备。

旁边捧着个保温杯的张忠华颇有些感叹,“早些年我还在在制片厂学徒的时候,上面把胶片卡的死死的,甚至要求做到1:5的配片比,魔都电影制片厂更严,那里有些老师傅,能做到1:3的配片比。”

“老张,时代变了!”

李谦摇摇头,1:3的配片比,意味着每个镜头拍三遍就必须过。

这对于拍摄时不能看清楚效果的胶片电影而言,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

也只有十几二十年前的国营制片厂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大多数行业,最好的人才都在国企。

而且那时候制片厂穷啊,卖票房难卖,收钱也难受,还是计划经济,片子都是统一发行。

那些老一辈制片厂的导演、摄影师们可不像现在,反正是投资方掏钱,也不心疼。

那时候,把公家的钱都浪费了,工资都发不出来,而且也确实没钱给他们浪费。

“而且老张你说的也不绝对。”

李谦笑笑,“93年江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用了整整25万尺胶片,创纪录了都。”

“一部剧情片,25万尺胶片,而且听说为了拍出原著中米兰家里那张让马小军丢了魂的照片,就足足拍了一万尺胶片。”

江文也是个牛人,93年拍一部剧情片,愣是花了超过1500万!

25万尺胶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放在现在还能接受,毕竟《赤壁》据说就准备了160万尺胶片。

有钱就是可以随意挥霍,任性。

......

中午舒舒服服地晒了会太阳,休息一下,下午接着开始拍摄。

拍完体育馆的戏份,剩下就基本上都是些零零碎碎的镜头了。

19号,剧组来到郊区一个小医院,拍摄张翰宇火里逃生之后,来医院看妻子的戏份。

两人又当众撒狗粮了,旁边病床上躺着的是王千原,不过是侧着脑袋,不仔细看都看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