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讲的几个词汇,约瑟夫没有听得很明白,就和之前那个[驻唱歌手]一样难懂。
自从来到伊顿以后,感觉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镇子里,似乎每个人都会随口讲一些不明所以的奇怪生造词汇,而且是张口就来。
不知道这股奇怪风气的源头是哪里……
搞得他也有点想模仿。
因为小老板娘点名说要听舒缓的音乐演奏,短暂休息了一会以后,约瑟夫又重新上了舞台。
先前听过他演奏《火光里的英雄赞歌》的酒客,都很捧场的给了掌声。
这一次,约瑟夫没有选择演奏诗琴。
而是坐在了那架大键琴边上。
在音乐之都金橡木城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对于乐理知识和乐器掌握,约瑟夫其实还是有一手的。
他今晚选择演奏的第二首曲目,是在多纳帝国广为流传,连小贵族家的孩子都会哼哼两句的《致薇薇安》。
这首曲子很温柔,感觉还适合酒吧的氛围的。
一曲爱情小品曲目作罢,挑不出什么瑕疵,约瑟夫的基本功很扎实。
铃作为一个外行,本身就个热闹,觉得弹得很好听。另外悄悄撇一眼熟客里面几个懂音乐的,看他们反响也不错的样子。
“在这里工作的薪酬是8银纳尔一个月,只在晚上6时以后工作。然后,客人如果有打赏给你小费的话,全归你自己所有。”
“等会你跟我去见一下哈娜,我们这边的员工入职都得去她那里走个流程,之后你的薪酬也会由她的小学徒每月核对,亲手发给你。”
铃对着自己手下的新员工最后这样交代了一番。
那么,今晚的招聘就顺理成章的结束了。
酒吧收获了一个专业素养不错,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的驻唱歌手。
而约瑟夫则得到了一份报酬足够他过体面生活的优质工作。
之后,酒吧的小老板娘铃又用自己最近刚掌握的生活技能,“套话,聆听,充当树洞”从约瑟夫那里套了一些他的人生故事来。
算是最后摸底考核一下员工的人品。
对方的故事很简单,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
约瑟夫原本是金橡木城周边大镇,甜桑镇上的一名街头艺人。
大概就是在少年时期为了心里的梦想到艺术之都金橡木城逐梦,一直到中年还是一事无成,浑浑噩噩。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有了一场奇遇,得到灵感创作了那首《火光里的英雄赞歌》。
凭借这首出色的曲子,他返回了金橡木城,并且日子也稍稍好过了一点。
不过,艺术之都毕竟是个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两个艺术天才的行业内卷圣地。
靠一首曲子小小拿到一丢丢名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