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1999年最佳华语片,没有之一!
这部电影的摄影特别好,那些意境总会升华那些隐喻。
当张一曼剥蒜如落雪哼唱起《我要你》,当裴魁山满含微笑
动情告白,当周铁男笨拙地跟随孙佳跳起华尔兹,当铜匠手
握着那一缕秀发唱起蒙语歌曲,我们知道,人生可以拥有很
多美好的东西。
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现实是残酷的,所以张一曼会
骂出那句牲口撕毁铜匠的幻梦,铜匠会变本加厉碾压张一曼
的人格尊严,裴魁山会在绝望后骂出婊子疯狂泄愤,孙佳会
在抗争之时周铁男直指帮凶的怯懦。但,这也仅仅是理想堕
落现实的标志。最开始是腐败的导火索,层层克扣,欺上瞒
下,让这个农村教育实验学校成为了贪腐的重灾区。好在,
那是1942年,对吧?
然后,美国人登场,其实借助这个由头,进一步逼出了人性
的劣根性。这个圆谎的机制并没有因为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变
得更好,而是更糟。内斗眼中到人人表态,人人过关。所有
的私仇都公开化。批斗,剃头,羞辱,各种招数过后,所有
人都已经从疯狂到崩溃。我们见证了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
卑鄙无耻肮脏下流的真实,让人觉得仿佛某一段历史的直播。
任何的美好都被赤裸裸的揭露所替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
成了毁三观秀下限的状态。
然后,我们开始怀疑真相,怀疑相信,怀疑感情,怀疑
人生,最终一声枪响,彩球散落。历史的车轮被坚硬的石头
绊了一下,从而希望变成了最后一句交代:去延安。或许,
正是开头的1942,与结尾的延安,让这部片从总菊的小黑屋
全身而退。政治上正确,是文艺作品的红线。《驴得水》能
够真正呈现在观众面前实属不易。
导演、编剧能磨出了如此精致的剧本。至于景别、话剧腔、
舞台感,已经被某些意会与共鸣取代,成为了融合的佳作。
从经济的角度讲,一曼的两次对账难道不是现实的缩影,
之前没有钱的时候,假牙,球鞋,眼镜,生活必需品,也能
让他们精神上愉悦。之后有了钱的时候,校舍、唱盘、貂皮,
浮夸的炫富,也能用物质弥合裂缝。
从政治的角度讲,特派员第一次来,狐假虎威,终究还
是被无知农民本土化的蒙语的莎士比亚,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