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乍一看影片中呈现了一副众生喧哗的
场景,自泰勒心脏病病发委托尤优为他办
一场喜丧后,故事便开始精彩纷呈起来。
丧礼在传统意义上本该是悲哀的,但在尤
优的设计下却充斥着喜剧因素,但它又不
单单是喜剧因素。尤优最初为了筹集筹备
丧礼的钱财,而提出了招商广告位的方法,
也正因此这场原本严肃的葬礼便成了商业
的载体。
导演泰勒通过电影来消费观众,而他
的葬礼又被尤优用做二次消费,短短的一
场葬礼被赋予了各种商业价值,比如进场
之后遍布广告词的气球,灵堂上价值不菲
的家具,报丧鸟的广告以及丰乳霜等等,
无一不是现代广告的入侵。
但与此同时,尤优又不仅仅是一个贪
图钱财的唯利是图者,他对第三场招标果
断拒绝,并直接声称放弃此次招标直接改
成公益广告,用来打击盗版而维护知识产
权。而他在招标会上公然宣称“葬礼是出卖
自己,而盗版是出卖别人“掷地有声又发人
深思,给了看似定性的人物形象增了些光辉,
当然,他的形象又在后期同露茜的自述性对
话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他坦然表示,最
初仅仅是为了有钱举办葬礼,而后又想拿这
笔钱去给王小柱和露茜做报酬,至于再多出
来的就一律用予慈善事业。
同时医院里“重病垂危“的泰勒却在病房
里看着电视上的直播,大笑着对尤优做出了
评判,他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我喜欢他。
众生喧哗的景象和复杂化的人物形象给影片
增添了更多的可看性,而一场场一幕幕的
情景也正像是尤优对泰勒丧礼的描述,像极
了场曲折离奇的喜剧。
影片的高潮是疯人院的一幕,不论是镜
头一转出来的雅典学院还是里面李诚如的那
段经典台词都让人们津津乐道乃至赞叹不已。
《雅典学院》本是拉斐尔的一副名画,其中
囊括了各个时期的文艺大家,而影片中却偏
偏将这幅尽是天才的画卷置于精神病院之内,
表明天才和疯子本就一线之隔,这不光是对
尤优的映射,更是对泰勒的映射,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