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信徒逻辑

作者:老潘在北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最初,在选定下一个调研样本时,坎特博蕾给了伊格纳几个城市作为备选项。

葡萄酒之城“珀利兹克”,礼仪城邦“吉尔迈坦”,瓜达尔之乡“第乌姆”,鱼之城“克罗斯”,七弦乐之都“露拉鲁”。

身为一位占星人,伊格纳当然不会将选择交给“看得顺眼”的名字,或者是“听起来不错”的地方。

所有的决定,必定要问过“星辰”。

而珀利兹克,就是在所有五个备选城市中,“最危险的”地方。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在坎特博蕾敲定目的地的时候,伊格纳的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了这句话。

其实,对于伊格纳本人而言,比起危险,他更期待的还是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高质量地完成这一段调研旅途。

重要的是调研质量,调研结果,以及可能达到的传教效果和方式,其他的都要排在后面。

但是,坎特伯蕾在听过伊格纳对于星辰的解读之后,却毫不犹豫地就将珀利兹克选做了目的地。

而她当时的话语也让伊格纳找不出理由来反对。

她引用的是愚者圣典里的圣言。

她说:“倘有祸患临到我们,或刀兵灾殃,或瘟疫饥荒,我们在急难的时候,站在这殿前向你呼求,你必垂听而拯救,因为你的名在这殿里。(注1)”

“施行仁慈的,令人爱慕。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注2)”

“祂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注2)”

伊格纳自认算是比较了解和认同愚者教会的教义,但坎特博蕾对愚者先生的信仰也还是让伊格纳叹为观止。

她的奉献精神让伊格纳倍感钦佩。

伊格纳毕竟来自于现代文明的社会,更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及唯物主义的熏陶。因此对于愚者先生的所倡导的“平等”、“仁慈”的教义是认同的。

但是,他还是与真正的信徒有所区别。他对愚者先生的情感,与其称之信仰,不如说是对于前辈的尊敬和敬爱。

他赞同愚者先生的主张,却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追求和坚持,目标和逻辑。

不过,在他眼前的这位,却是虔诚的愚者先生的“信徒”。也是愚者教会真正的虔信者。

在伸张愚者教会信仰时,伊格纳的决策考虑的是收益,而坎特博蕾考虑的是教义。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当然也会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伊格纳并没有反对与坎特博蕾共同去施行“拯救之义”。

毕竟,他所做的一切调研,始终应当以愚者教会的虔信者为基点。

这是以他们为主角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