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青州,而且已经在策划者造反起事了。
崔应元并没有感到惊讶或是意外,因为在前年,他还没来山东时,皇帝就已经给他托过底了。
而不知内情的番子们,除了惊讶意外,还有着一丝兴奋激动。
“千户,这可是大事啊,当速报于厂公和万岁爷。”
崔应元也是点了点头,当即就派了快马赶回京师。
而他审讯完了之后,也是立刻点齐了三百番子和缇骑,赶往了青州府。
朱由校看到崔应元的书信后,也是陷入了纠结之中。
白莲教虽然是个大祸害,可在曲阜的孔家,才是真正的祸根所在,处理起来最为棘手。
一直以来,他都想动孔家,可实在是没有理由和借口。
孔家根深蒂固,天下的读书人,都天然的站在孔家那边。
无形之中就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影响极大。
孔家人在在山东,他们说话有时候比朝廷和官府还要好使。
说他们是真正的土皇帝也不为过,这铁打的千年世家,势力和底蕴可不容小觑啊。
光凭什么侵占百姓田亩,强买强卖,欺压百姓之类的这种罪名,对于孔家这种特殊的存在,基本上没用。
只有给他们扣上一个永世不能翻身的大帽子,朱由校才能力排众议,不顾文官读书人的阻拦,严惩孔家。
思来想去,朱由校决定要玩把大的。
他要放任白莲教造反,然后将他们与孔家挂上联系,以谋逆造反的罪名,铲除了孔家,这样是最好的。
而且这种事,他不能亲自下场,更不能出面参与。
得要一个人出面绝对信得过,又心狠手辣,足以让自己放心的人来干。
这可是坏名声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引起天下大部分读书人的不满,导致他们与朝廷对立,以至于江山社稷动荡。
这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他也不想一辈子去和读书人对线,否则不成了第二个万历皇帝了?
朱由校思来想去,发现只有魏忠贤可用,只有他最合适去干这个事,也最适合来背这个锅。
作为秉笔太监兼东厂厂督的他把,不止是权势滔天,名声也早已传遍了天下。
又有着不少前科在身,不说和文官士大夫怎么样,可至少与现在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东林党人,已经水火不容了。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想到这里,朱由校立刻诏来了魏忠贤,开始初步的准备工作。
首先山东的人手和力度,必然是要加强的。
“你手下崔应元呈上来的奏疏看过了吧,这白莲教又是死灰复燃,欲行造反之事了。”
“老奴看过了,不知万岁爷唤老奴来有何吩咐,是要准备镇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