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达到分权的目的,主管这事的人自然不能在是熊廷弼了,巡抚洪承畴最为合适。
计划好了这一切后,朱由校也不在磨蹭,直接就让司礼监开始拟写圣旨。
由户部出银二十万两,以为军储基地的建设基金,全权负责这件事。
而李如松的左卫军镇,以及锦衣卫,负责军储基地的防卫。
等军储基地建成以后,锦州以东地区驻守的军队,所有的军粮物资供应,全部统一由辽阳分配。
巡抚管理后勤,经略主军事,自己的亲军管控着最为重要的军粮,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他想要看到的。
只要军饷粮食在自己手里控制着,且又有自己的军队在,不管辽东的那些将领想搞什么小动作,有什么想法,都翻不起浪来。
而为了避免天高皇帝远,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亦或是官员贪腐的情况。
朱由校还专门派遣了顾秉谦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督造军储基地,严格把控质量以及支出。
安排好了这些事后,正当他想松口气时,又一个坏消息到了京师。
看着云南巡抚以及黔国公沐昌祚的奏疏,朱由校眉头紧皱。
云南竟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司叛乱,而且沐昌祚出兵平叛的第一仗,竟然中了埋伏,败了。
沐昌祚原以为这些土司和首领和以前那些叛乱的一样,不过是乌合之众,因此没放在心上。
在第一时间虽然调集了云南府卫所的驻军,和他自己的亲兵家丁进行征剿。
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土司早已串通一气,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把他们给拧成了一股绳,远不是以前那些小势力能比的。
以已经知道了结果,对于战争的过程,朱由校并不感兴趣,直接将沐昌祚的奏疏扔到了一边。
其实沐昌祚损兵折将,朱由校还有着一些窃喜的心理。
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太大了,名义上是为朝廷世代镇守,可实际上已经是割据为王了。
在云南那片地区,许多的百姓只知有沐王爷而不知道有大明朝廷,现在他实力锐减,从大局来看也算是一件好事。
看了云南巡抚的奏疏,朱由校也算是有了底,对叛乱势力的实力有了大概的估计。
除了省内的土司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之外,那些处于自治状态的宣慰司,如孟养、八百大甸以及老挝这三个宣慰司,竟然也响应叛乱了。
木邦宣慰司也是蠢蠢欲动,正在观望之中,一旦朝廷无力镇压叛乱,木邦也有极大的可能参与叛乱,想要割据一方。
而缅甸、车里、大古剌这三个宣慰司,也对官府以及沐昌祚的命令开始了违抗的举动。
朱由校连忙让太监找出了云南的地图,细细的开始研究了起来。
沐昌祚首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