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李白心里苦二更求票求收藏

作者:蟹之大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么到蒲州来了?”

“据说是为了接见平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东北边境屡战屡胜,目前已无大碍。安禄山亲自赶来报捷,皇上很高兴,就近选择在蒲州接见他。”

李白说话间又自斟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嗯...”

玉真公主点点头,抬眼看了看李白,微微一笑道:“这倒是个机会,你...有没有想法?”

听到玉真公主的话,李白也是一怔,挑了挑眉,道:“自辞官隐居至今...已有五载,虽说是受张洎谗言诬陷…终究还是皇上的心意,如今又有何颜面回去呢…”

李白这番话说的很平淡,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不甘心。

世人皆认为李白崇尚自由、淡泊名利,更是给他贴上了不羁和浪漫的标签..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学成文武艺、报于帝王家,追求功名、一展抱负,是每位男儿的心中梦想。

如果真要说淡泊名利,那是在李白二十四岁之前,青年时代的他游遍山河、阅尽美景,的确很是不羁。

然而,为什么后来开始追求仕途、甚至不惜走玉真公主的后门呢?

或许跟他的第一段婚姻有些关联...

二十七岁时,李白凭借名气和才华,入赘成了一位退休宰相的孙女婿。在古代,男子入赘很少见,地位更是...不提也罢...哪怕你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大才子!

数年后,李白受够了府中冷眼,辞别爱人再次踏上巡游之路,这时的他,心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相对于诗歌和爱情,李白发现他这些年忽略了一件对男人来说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丈夫的立世之基:功名!

本来依李白的文采,想做官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他的家世有些扑朔迷离。

唐时的世家门阀是官员的主要来源,没有世家豪门支持,再有才华也很难入仕。

李白除了是退休宰相的孙女婿,对于自己的家族背景,似乎隐藏着重大的秘密,整个家族都神神秘秘的...很奇怪。

李白自己从来不对外人细说,即便是好友也不知道,大家只能自行猜测。

有人说他祖上来自安西四镇的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也有人说来自西域。不管哪个是真的,在大唐来说都属于外来户、客籍,俗称黑户...无法参加科举。

纵然才华横溢、苦无求仕之门,无奈之下李白只能另辟捷径。

多年周折之后,在朋友元丹丘的介绍下李白认识了出家为道士的玉真公主,并且凭借一首《玉真仙人词》成功打动了这个皇帝的亲妹妹。

最终,在玉真的推荐下,时年已经42岁的李白受到李隆基的召见,迎来了仕途的第一春。

李隆基很欣赏他的文采,当即封为翰林待诏。此官虽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