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服之后,还特别提醒到:“你以后长大了,可不能像他们一样。”
古筝,琵琶,鼓,二胡,笙,扬琴……
这些很多人只在电视里见过的乐器,都出现在了舞台上。
当最后一套编钟被人小心翼翼地搬到舞台的时候,观众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讶的呼声。
“编钟!”有小孩儿激动地站了起来。
最后一个上台的老人,他穿了一身朴素的中山装。花白的头发之下,是一双饱含深情的双眼。
“是陈老。”几个跟着叶空箐一起来的专业人士感叹道:“叶姐,是你请来的?”
“陈老自己要来的,说是过一把做演员的瘾。”
陈老,是申城民乐协会的会长,也是电影里校工的扮演者。(他为主角们提供了场地,又找出了珍藏许久的编钟。)
陈老转过身,走到了那一套编钟前面。当他轻轻敲打的时候,他的手都在颤抖。
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激动。
或许,这部电影播出之后,真的能像周弋阳画的饼一样——让更多人认识并传承民乐。
原本喧闹的大厅,在编钟发出了第一个音节之后,立刻安静了下来。
有几个家长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这是来自于他们血液里的回应,那是穿越了时空的对话。
这就是传承的重量。
陈老唱了一首古乐,虽然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歌词的含义,却下意识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个开场,太宏大了。
现场的观众,是的,这些群演全然忘了自己是在拍戏,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是买票进来听音乐会的。这些人的每一个反应,都是那么得真实。
掌控着镜头的蒋小良勾起嘴角,悄悄地朝着周弋阳竖起了大拇指。
白发黑衣的千指大人,宛如武侠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发魔女一样。她的手指飞快地在古筝上跳跃,发出了扣人心弦的声音。
樱仔的二胡,贝塔酱的琵琶,陈惊的扬琴,佳佳的鼓……
在这一刻,她们已经是电影里那个追想的角色了。
这一群从来不被人看好的孩子,终于在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
剧组的人都大哭了起来,过了,竟然一次过了!
激动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舍。
“杀青了各位。”周弋阳走到所有工作人员面前,对他们鞠了一躬:“感谢所有人这三个月的付出,今晚我请各位吃饭!”
“谢谢周总!”
“周总真帅!”
“哎,舍不得大家啊!周总以后拍戏,别忘了咱们!”
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