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岷山旁那个修行者说他不行,军部考核的军官对他摇头,老人吕清臣一声长叹,断绝了他想要修行的所有念想。
但是,在叶千秋这里,他那未曾消失的念想,又重新壮大起来。
有时候,当所有人说你不行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说你行,那种感觉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宁缺仰头,道:“风大,迷了眼。”
他在叶千秋这里喝了三杯茶,走了。
宁缺和朝小树不同,他真的只是来串门的,顺便来疏解一下心里的某些情绪。
宁缺走了之后。
卓尔有些好奇的朝着叶千秋问道:“师父,宁缺真的能考上书院?”
卓尔在长安城多年,自然知道书院代表着什么。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当然能,谁让他是个意外呢。”
“对了,等宁缺到书院考试的时候,你跟着他去。”
卓尔有些疑惑,但也没问为什么。
……
几日后。
书院开学了。
书院开学对整个大唐帝国,甚至是整个天下而言都是件大事,至于长安城的民众,更是早已翘首期盼多日,各式小贩都提前开始营业。
一大早,叶千秋和卓尔在李三儿的面馆吃着酸辣面片汤。
而宁缺和桑桑也起了个大早,到李三儿的面馆吃酸辣面片汤。
宁缺看到了叶千秋和卓尔,打了个招呼之后,不停打着呵欠,揉着眼睛。
看样子,是昨天夜里没有睡好,他的侍女桑桑更是顶着两个比肤色还要深的黑眼圈,看模样比她家少爷还要紧张几分。
吃完了面片汤,宁缺和桑桑便要离去。
卓尔凑过来,和宁缺说要蹭车去书院看看。
宁缺倒也没在意,反正他也要带着桑桑同去,租了一辆马车。
于是,一行三人便出了巷子,坐上了在巷口等待的马车,朝着书院行去。
在三人离去之后不久。
叶千秋也起身离开了李三儿的面馆。
一路朝着长安城的南边行去。
春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长安城南门以南,一座陡然从河渭平原间拔起的高山依旧挺拔。
山峰之前一片清明,初升的朝阳投射出的光辉,被山崖反射,向世间洒出片片光芒,让人感觉十分温暖。
遥望朝阳下的山峰,让人变得平静。
长安之南,大山之下,便是书院。
一座经历千年风雨,始终没有名字,比大唐帝国历史更为悠久,为大唐和天下诸地培养了无数前贤名臣,并不神秘但近乎神明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