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虽然撤了,但定然还会卷土重来,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
“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
“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叶道长,我曾经也和蓉儿谈论过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却是想着,无论守得住与否,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而已。”
叶千秋闻言,从郭靖的这话语当中听出了壮烈豪迈之气。
叶千秋却是突然问道:“郭兄弟,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取而代之了大宋朝廷。”
“你还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郭靖闻言,一脸奇怪的看着叶千秋,道:“道长是说蒙古人一定会取大宋朝而代之吗?”
“襄阳城在,我郭靖就在。”
“襄阳城破,我郭靖恐怕也不会生还了。”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摇头,笑道:“那我这样问你,你是为了大宋而战,还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郭靖稍加思索,似乎察觉到了叶千秋这前后话中的含义。
“当然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那就是了。”
“古往今来,天下大势,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宋立国祚二百余年。”
“也该走到尽头了……”
叶千秋骑在马背上,眺望远方。
郭靖虽然反应慢了些,但是并不是真傻。
他听出了叶千秋话语之中,带着的其他意思。
只是,他不愿意去深究,也不愿意去深想。
他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天下间的战火早日平息,早日将蒙古人给赶回漠北草原去。
……
又过半个月。
从各方传来的消息,终于确定了,短期之内,蒙古人不会再行南下之举。
众人欢呼雀跃。
叶千秋也不继续在襄阳停留,准备回华山。
这一日一大早。
黄蓉、郭靖,还有他们的大女儿郭芙、两个徒弟武氏兄弟,便来送叶千秋等人。
黄蓉朝着黄老邪道:“爹,女儿刚刚生产,不便长途跋涉,待两个孩子再大一些,我便和靖哥哥带着孩子一起去华山探望您老人家。”
郭靖也说道:“岳父大人,师父,叶道长,保重了。”
郭芙和陆无双、程英两姐妹依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