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多的,一把几个万元户。
他们再回来,海吉县都轰动了。
不过赚钱的那批人,有的直接呆在京城、东北,在大城市里吃喝消费了,有的还想着再跑几趟,在大都市买房,不说京城能不能买到,买在银·川也很好啊。
愿意带着钱回老家,把家从山沟里搬出来,在吊庄、玉泉营等地建设新家园的,只是少数。
有一说一,不管以前是什么村民,庄稼汉,跑一趟国际列车,国际贸易?眼界真是开拓了很多。
马得福,“……”
他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农机站,刚到又被送来了吊庄移民办,这些时间就算是他,对老家变化了解也不多,毕竟老家没电话。
而当初在农校,那是市里的农校并不是县级校。
马得福还在懵逼,张树成就再次道,“工作虽然艰苦,不过我们也还是有奔头的,你父亲就整来两辆卡车,八成新,在帮助愿意移民吊庄的村民做事,你弟马得宝开了一辆,白崇礼老师开一辆。”
“跑一次不怕,大不了先拉几卡车砖头,把房子盖起来,不吹风沙不被蚊子咬了,下次工作就好展开了。”
马得福更晕了,“我爸搞来两辆卡车?”
黑省边境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都常见的时代,卡车……也不难搞,当然了,卡车是开不进涌泉村、苦水村这类分散在群山之间的村落的。
最多是在玉泉营吊庄基地附近,跑跑平原路接送人和各种家当。
就这也很好了,在以前大家不管是拉人,拉架当,还是想要从其他地方购买砖瓦兴建新的吊庄家园,都是人力拉着两个轱辘的木板车做事,还要翻山越岭、顶着各种大风沙,那种风沙一不小心能吹的人都被埋了。
卡车,那是另一种工业化魅力在发威。
张树成感慨道,“要不是你爸带头支持,移民吊庄的工作就更不好做了,我听说他当初第一次和白老师去大毛熊,也是听了你们村一个叫李水花的女子的建议。”
这件事,马得福倒是知道,他也在家過春节了。
他春节時就知道李老拴打算卖彩禮把水花卖掉,当时心情就很崩溃,他们家出不起多少彩礼,竞争的资格都没有,想当初上农校,那也是为了给他攒学费,把学习也不差的弟弟马得宝都主动辍学了。
他们家只供得起一个学生。
当时知道李水花跑了,马得福是松了一口氣,既担心又轻松,哪会知道这滚滚浪潮,跑大毛熊做交易的浪潮,竟然是水花建议下发生的?
这就太奇妙了,难道水花跑去南都打工,短短半年,眼光见识比他读几年农校还强??
一段时间后。
马得福和张树成进入涌泉村,很快见到了迎来的马喊水,在马家父子简单见面,交流几句后,马喊水就热情的开口,“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