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三个问题,林江其实也有所考虑。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冷漠的?”
第二个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对万物失去好奇的?”
第三个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彻底埋葬希望,与黑暗相拥入眠的?”
刚开始,林江认为这是某种心理学方面或者哲学方面的问题,所以他的解题思路是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不论使用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能够完美回答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能够自圆其说的,就不会是真理。
真理一定能够被证实,也一定能被证伪。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们见到了白色绵羊,归纳出一个道理,即所有绵羊都是白的,在人们看到下一只白绵羊时,这种真理又被证实,直到人们发现其他颜色的绵羊,才认识到过往的真理其实是谬误。
同样的道理,现在人类的科学也是基于归纳和假设的,如果要问宇宙真的存在真理吗?那答案一定是存在的;但如果问人类真的能归纳出真理吗?那答案一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发展只能越来越接近真理,但永远无法代替真理。
所以如果有一套理论,用任何方法都不能被证伪、都能被自圆其说,那这套理论一定是不科学的;而如果有一套理论,声称自己是终极的,是自洽的,那这套理论造成的后果就是可怕的,例如宗教,例如学阀。
所以,如果尝试用上述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来回答那三个问题,都是死路一条。
于是,林江直接跳过了正面回答问题的解题思路。
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能轻易反驳这个宗教和他们提出的问题。
那就是故意答错。
按照仪式后果,答对任意一题,就不会死,能够加入全知教;全部答错,仪式失败,人会死。
很显然,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自己已经加入全知教;同时,自己显然已经答错了问题,做出了自杀的举动,但也没死。
所以全知教的仪式发生了自我矛盾,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力量扰乱了它的自洽性。
……
躺在床上,林江胡思乱想着,渐渐有些疲倦,在吵闹的病房中竟然沉沉睡去。
……
又是这里,又是这个折磨人的梦魇。
林江站在铺满头发的走廊中,空气中腐臭的气味比化粪池还重,最有经验的法医闻了都会恶心到吐,哪怕是已经十分习惯的林江,此时也在不停干呕。
与平时的梦境中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降临在一个十字路口,四个方向都不见尽头,对他来说,走哪里似乎都一样。不过运气不错的是,这一次暂时还没遇到那个眼球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