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幕
时年已四十三岁的花璟末(西门庆九世),在向市纪委寄出第一封自首信的时候,就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此刻,滚落在他脚边的酒瓶、酒杯跟他一样无精打采、无人理会。他多日没有整理修剃的胡须,几天没洗澡潦倒肮脏的样子,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画面——
一个跛足道人和一个癞头和尚,腰里挂着一个酒葫芦,一瘸一拐地从远处走来。嘴里还在唱着一首歌——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那是《红楼梦》里专门点化、提醒、渡人的两位神仙啊!敢情是我与甄士隐一样在潦败勘破之际,他们也来渡化、完结我的几世劫数了?
可是,我有甄士隐的了悟,没有甄士隐的文采,他在历经数劫之后还能解注《好了歌》。知音啊!甄老前辈,今天,我就借助你的这首《好了歌注》,抒发一下我几世劫数的感慨——他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手指岔开,梳理了几下头发,站在窗前,望着飘飞的落叶,朗朗背诵了起来,他的记忆力还是那样好——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只听他“哎!”的一声长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种下前世因,必得来世果。前世,今生,来世。我想没有一个人想要记忆与延续。结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背负着几世爱恨情仇的人,是怎样的一种神话般的存在呢?
读《西门庆之九世历劫》,思世人惜福者得福。看他如何坐拥第九世的鼎盛辉煌,又如何九九归一,浴火重生?是选择重归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