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到处挖墙角

作者:还未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再生工厂已经开始动工了。

明年这个时候,工厂里面出就能用废弃塑料生产的塑料颗粒,性能比现在用石油生产的新颗粒还要好,而且丝毫不影响后面的重复利用。

而猪肉价格的下降,是我们利用科学技术,让猪也能消化玉米杆稻草这些以前没什么价值的垃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

你如果看过数据,就知道九牧国这两年,大豆的进口量开始大幅减少了。”

他不光是夏宁省投资一家塑料再生工厂,在南缅也新开工了一家。

两家工厂每年能生产一亿吨的颗粒,成本只有那些石化企业用石油生产的一半不到。

一亿吨的产量,基本可以满足九牧国和南缅国所需。

他这几年折腾下来,其实为九牧国的物价下降做了不少贡献。

光线漆降低了能源成本,直接将燃煤电厂打压至关停。

现在九牧国满大街都是四大厂生产的光线系汽车,毕竟没人不喜欢不用充电,不用加油的汽车。

助生长保健料的开放销售,又给了农民一条将废弃的秸秆变成钱的路子。

而养殖企业拿到这些秸秆之后,又将其转化为猪肉,使得猪肉价格直线下降。

艾滋病药剂和癌症药剂,及前段时间批量推出的十几种药剂,使得患者不再落到人财两空的境地。

虽然现在还需要6万九牧元才能治好一种病,但比以前动不动几十万,还前途茫茫来说,已经是天上地下。

至少现在花费勉强可以承受,而且还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医疗这座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算是稍微轻松了一点,没有以前喘不过气来的那种感觉了。

按现在九牧国的人均标准,6万元基本是一个人八个月的收入,不到于搞得妻离子散。

张长吉在心里把自己的功劳过了一遍,感叹了一声:“可惜他们的房子还是太贵了,不然现在人口增长率肯定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对于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九牧国人的传统就是子女成群,现在不过是被现实压抑而已。

“慢慢来吧,起码现在基础已经打起来了。”

他现在要联系建筑公司,开始修建研究所了,不,应该是科技城。

他的第一期目标,就是从全球招收一百万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没办法,要开展的项目实在太多了,靠潘朵自己,不知道弄到猴年马月去,让这些研究人员自己学习,然后负责具体事项,潘朵做指导,进度至少要快几十倍。

刚开始忙,琴莱就进来了:“总裁,暹罗和孟加拉大使求见!”

张长吉抬起头:“他们有说是什么事吗?”

琴莱犹豫了一下:“他们说是移民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