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了太阳风的好处。说是太阳风是带电粒子,如果在太空中建立一个十米的太阳帆,发电量就能满足上千户用电需求。
“太阳帆足够大的话,地球上就可以不需要任何发电厂了。几十平方公里面积的太阳帆发电量就足以全球人使用,就是从太空传输回地球有点麻烦。”
太阳风还有个好处就是保护太阳系,最终它在太阳系边界处形成了一个保护壳,阻挡了很多有害宇宙射线和小的宇宙尘埃。
驻站的研究生平时太寂寞了,当时拉着江承宇给江承宇唠叨了好几个小时。
按他的说法,只要能量够,昆凌山低空是能出现江承宇看到的那种光线的。
那次谈话江承宇记得大部分,因为驻站的研究生把很多东西的发生都归于电和磁。
电生磁磁生电,包括大气异常在内的非常多的异常其实是电磁作用的结果。
江承宇脑海里快速的过了一遍那次在玉阗拜访地物所地球站的经历。他突然意识到皮特资料的一些巧合之处。
皮特陈这次用的是枫叶国国护照,他二十多岁凭借着聪慧和优异的成绩去了枫叶国留学。
皮特原名叫陈国华,大学毕业后继续去利美利上国深造,学习成绩优异。曾经是著名科研所的科学家。
目前拥有包括利美利上国护照在内的多国护照,有多重国籍,没有结婚。
皮特陈本次回九域大陆的身份却是商人身份,是利美利上国环球矿业集团亚太高级代表。
皮特陈的家并不在舒适发达的经济或科研中心,也不在枫叶国,而是在利美利上的飞地艾丽思嘉。
他常年住在并不怎么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喜欢去的北极圈内的城市巴罗。
北极圈内的夏季特别短暂,然后就是漫长的冬季和长时间的极夜。
一年四季都不热,冬天尤其寒冷。极昼和极夜能干扰一般人的生物钟,让人多多少少有些抑郁。
那里虽然有一些城市,但这些城市确实都不大,人口规模也小。
皮特陈住不住在北极圈和江承宇自然是没关系,但想起以前那个地物站的研究生提起过巴罗,说那里一年内有两百多天能看到极光,江承宇就觉得这个皮特和极光应该有点什么渊源。
“小羽,玉阗有个传说,以前的人们找玉的时候要找个月光满满的日子,白天睡觉,晚上在月光下看河水。说玉会发出微弱的光,寻玉的人看波光粼粼的河面哪里有异常的月光,哪里就能找到玉。”
“你信吗?”
“信,为什么不信。我反复强调调查员要什么都相信,却又什么都别信。玉吸收了能量,有的还有微量的放射性,发点光也正常。”
“爸爸!”
“什么?”
“你比我爸爸还能唠叨,烦都烦死了。”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