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就剩他一个亲人了…”
老郎中一沉思,“我先写个方子,阿杜你去抓药,我再给这位公子用针灸吊命,就看看他能不能熬过去了…唉”
宋幼依接着说道:“我这就回家去给大哥拿药钱和诊费,郎中,求求你了,一定要保住大哥的性命…”
“这位姑娘不用着急,明天拿也是一样的,毕竟现在下着大雨,你先去烤烤火吧,别你大哥没事而却病倒了。”郎中回应道。
宋幼依勉强挤出笑容,“谢谢郎中…”有些担忧地看了眼兄长。
一边烤火一边祈祷:诸天仙佛啊!求求你们保佑我大哥吧!我一定会很虔诚的!为什么要给我们这么多苦难呢?
…
一段时日后,宋幼依一大早就在院子里面用火烧着药炉,不时用扇子挥舞着助长火势。
待到火候差不多到了,宋幼依用手抓起一块湿布往药炉上一套,小心翼翼地端起药炉倒出有些黑乎乎的药汤。
拿着这碗药汤,宋幼依来到屋内,只见兄长躺在床上没有丝毫动静。
宋幼依熟练地扶起兄长的头部,拿起汤勺一口一口喂给不省人事的宋无启。
而后又是帮助兄长擦拭身体,略一处理后顾不得休息,便一番“打扮”,让自己显得丑一些。
去到一处较大的店铺作坊,这里招收妇女缫丝织布,做些面向大众的制式衣服,或是专门为部分商人、地主之流的有钱人设计精美服饰。还兼清洗衣裳、针线活…
从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资本主义萌芽…
宋幼依短时间内自然是不会那些复杂的活计,于是她就只能从浣衣做起了。
拿着类似肥皂的光泽块状物体,小心着给显然是富裕人家的衣物清洗,完事后要用热水炉平整烫修,顺便撒些香料,自然风干时还要有着特制熏香………
最早的肥皂是草木灰,古代人经过研究发现,草木灰可以用来清洁,作为洗涤剂:
《礼记·内则篇》说:
“冠带垢,和灰清漱。”
很明显是草木灰了。
意思是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这是因为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除了草木灰还有贝壳灰。
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
皂角学名皂荚,十分坚韧,捣碎可以用来洗涤衣物。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种橘子大小、用皂荚粉做成的圆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肥皂团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皂角或其他草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