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秦时祭天

作者:炁道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限于次。

我大秦甚至希望此方世界生灵愈来愈强,如此本世界才能够提升位格!”

诸子百家也逃不过真香定律!嘴上不留情,身体却很老实。

而这一天,泰山祭天!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自黄帝祭告天地,(祭祀皇天上帝),周有明堂,秦有四畤(王朝于国都立四畤用于祭五方上帝)。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始皇帝于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

玉皇顶,祭天台!

“天子服有文章”,皇帝在祭祀场合下,穿十二章纹的冕服。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案,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诸侯、三公冠九旒者,衣裳则用山、龙以下九章纹,就是要排除日月星辰。九卿以下冠七旒递减。

旒、五旒、七旒、九旒与十二旒等。衮冕十二旒,每旒十二颗玉,以五彩玉为之,用玉二百八十八颗(前后两面);戴十二旒者为帝王,诸侯、卿大夫、大夫,只能九旒、七旒、五旒。

秦废除冕服制度,以黑色礼服取代冕服行祭祀之礼!

兴建的祭天之台长宽各九十九丈,高九丈九,通体宛若白玉。

因为祭祀的是‘天’,因此没有片瓦遮蔽,讲究对空而祭,是为‘露祭’!

整个天坛分为九层,不设神位,最高层只有一处主位,祭祀“命运乐园”!

………

每一层都有大量玉、帛、礼器与太牢等祭品,密密麻麻,多达九千九百九十九件。

皇帝华盖降临,帝皇气息威压全场,众人无不骇然。诸子百家之人也随之同行,他们也想见识一下所谓的“天”与“仙”!

天坛四周,陈设编磬、编钟、鎛钟等等乐器,钟乐之声大起,巨大的铜鼎中燃烧起粗壮的香火,一道青烟袅袅,直上云天。

庞大的宫廷乐队奏响‘始平之章’,嬴政展开祈文:

“朕,总理山河,大秦之主,谨以奏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