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兆江只能勉力格挡。
徒然之间,形势逆转!
围站在一旁的众多师傅,望着场中转眼间就落入下风的卢兆江,不由得替他捏了一把汗,眉头紧皱成川字。
陈尚武眯了眯眼睛,心下叹了口气:“这一场看样子要输了。”
从卢师傅刚占上风的时候,他就发现卢师傅的呼吸略微有些急促。
要知道呼吸不稳可是搏斗的大忌,这样就代表着体力已经开始逐渐下降了。
反观颂帕善,虽然由于刚开始的疏忽吃了个大亏,但是打到现在,相比于喘着粗气地卢师傅,他表现地就要好得多。
其实这也能说的通,除开双方年龄上因素。
主要是环境的不同。
像颂帕善这种练泰拳的,大多数比赛都是打的黑拳,这个时期的黑拳并不是那种表演的赛事,拳场主要是靠拳拳到肉的血腥击打来吸引观众的。
为了能在拳台上活下去,拳手都要经过高强度的锻炼。
频繁的比赛,也许一年的时间,就要让他们打几十上百场比赛,
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没有被人打死打残的拳手,不管是坚韧的心智,搏斗经验,还是抗击打能力都是强的惊人!
后世那种正规拳手被普通人拿刀砍死的事也不可能发生!
而现在的传统拳师呢。
老一辈拳师大多重劲不重力,就连训练方面,也就是偶尔练练拳,更别提搏斗经验了。
毕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讲究人情世故,一般来说都是不轻易撕破脸皮。
武术界的众位师傅也是相互奉承,人抬人高,除非两人有不可化解的恩怨,否则都是同行出面相互化解,这样切磋的机会就很少了。
说句难听点的话,现在老一辈拳师有些养尊处优了。
就像港岛的拳师,环境好了,大多数拳师都奔着赚钱去了。
除了偶尔教教徒弟,练练拳活动下身子骨,其实功夫早就丢下了,更不说像他这样每天将近十个小时的练拳。
相对而言。
其实在国外讨生活的华人拳师还好,至少功夫没有丢下。
你要是身手不行,别说开武馆了,你就是去当个教拳师傅,都会被人嘲笑花拳绣腿。
可是相比于那些泰拳高手,华人拳师尽管身手不错,但双方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
就在陈尚武脑中念头闪过的时候。
场中,体力不支的卢兆江格挡住迎面而来的拳头,忽然脚步一个趔趄。
颂帕善眼睛一亮,趁势而起,右手肘猛然砸下,正砸在卢兆江的脸颊上。
“砰!”
一声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