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杨嗣昌归来

作者:项天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杂牌军还有开封的乡勇只会征粮。如今黄得功已经兵败,要保卫开封,还真得靠这有通敌嫌疑的五大总兵。

李自成给总兵们开出的价码令崇祯心惊,开封城中见底的府库更让崇祯心惊。崇祯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财源了,八个县的地盘,掘地三尺能有多少钱粮,何况之前崇祯又给清军供给了一批粮食,现在家底已经空了。他做梦也没想到,所向无敌的清军竟然会和区区流贼仅打成平手。

李自成已经传下命令,鉴于个别地区的赋税已经被预征了,所以这些地区归顺闯军之后,可以一直免征到预征期之后三年。开封的老百姓算了一下,要是闯军打过来,他们差不多十年不用交税。

周边各县基本上都是李仙风和六大总兵在征粮,开封朝廷实际控制的只剩下开封府的治所祥符县,而且还不是祥符县的所有地方。因为崇祯并没有直属的部队,开封城的防卫由河南巡抚李仙风的抚标和本地乡勇负责。不少村庄完全是乡勇控制,朝廷在那里没有影响力,抚标控制的主要是开封府城和周边农村,然而,抚标参将是李成栋,他刮到的钱能和皇帝二八分账就算崇祯祖坟冒青烟了。

不过,崇祯有一件意外之喜。

“臣陷贼之时,本欲一死全节。死易得名,然上不能报君恩,下不能济黎庶,故含垢忍辱至今。今日重见天颜,臣死亦无憾。”杨嗣昌以头抢地,泪流满面,旁边的袁继咸则有些尴尬,话你都说了,我还说什么?反正他也不善于表白,索性一言不发。

崇祯神情激动,竟从临时改装的龙椅上站了起来,但终究还是考虑到自己是个皇帝,腿还没伸直,又坐了下去:“卿等起来说。”

明朝虽然也有跪着答话的规矩,但尚无清朝那样变态,像杨嗣昌这样得宠的臣子,还是有不少站着说话的机会的。

自从尚可喜打算投降张献忠,杨嗣昌和袁继咸便被软禁了。这一时空的张献忠和杨嗣昌没什么深仇大恨,直接把他给忘了,根本没打听他的下落。尚可喜便一直将杨袁二人扣着,除了不放他们走之外,生活待遇优渥,礼数不缺,以备不时之需。

张献忠北伐之际,认为尚可喜是明朝旧将,不能派他和明军作战,但是他和清朝有血海深仇,可以用来对付清军,于是将尚可喜部调到了淮安。从失业漕丁中拣选精壮补充尚可喜的队伍,使之扩充到了一万多人。命尚可喜在洪泽湖操练水师,一旦清军南下,就利用淮北的河湖水网加以阻击。

尚可喜的表现十分积极。在他看来,目前西营还是很有希望的。张献忠在江淮一带的统治称不上“大治”,但是基本的社会秩序是有的,各地大多戒严宵禁,并无动乱。永佃和着佃交粮制度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嫡系官吏,执行得并不算好,弊端很多,不过有三年免征的缓冲期,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调整。

总体来看,张献忠至少能建立一个中等水平的封建王朝,就算没有天下之分,坐断东南也不是问题。虽然眼下张献忠的兵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