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被地形或围墙阻挡的炮座及建筑物,以及其它固定的防御工事。迫击炮的炮弹装满了火药,并装了一个引信,炮兵在击发迫击炮之前需先点燃引信。因此炮兵必须仔细计算需要何时点燃引信,才能让炮弹能在正确的时间点爆炸。因此,迫击炮十分适合攻击建筑物和堡垒,而不适合用来攻击移动中的军队。】
“这应该就是最原始的山炮了吧。”
【恭喜宿主抽取到火炮单位200门日本迫击炮。
日本迫击炮:日本仿造的欧式迫击炮,威力有所下降。
历史背景:16世纪末叶日本军队结束与朝鲜的战争,由朝鲜半岛返回日本时,也带回很多由朝军学得的经验。不幸的是,日军对韩国很擅长的迫击炮没什么兴趣,日军仍继续由欧洲进口加农炮。不过,公元1639年,荷兰顾问来访并为幕府及其代表们示范迫击炮的使用,虽然一发也没有命中目标,但已引起很多骚动。】
“卧槽,帝国时代三还有弱化版本的同类兵种,真晦气!
日本人的东西好烂。”
【恭喜宿主抽取到火炮单位200门重型加农炮。
重型加农炮:重装炮兵单位,擅长攻击步兵或建筑物。
历史背景:凡是运送、维护、定位、瞄准以及发射等火炮后勤工事,都需经由精明的指挥官以及训练完善的团队才能顺利运作。炮兵军官除了要注意人员与火炮以外,还要注意拖运炮具的马匹,有时只是拖运一座火炮就得用上六匹马儿。假设作战的一方派出了数百座火炮,那么光是运送和定位这些火炮,就得花费许多心力。重型加农炮只是个相对性的词汇,不过若是加农炮冠上了重型两个字,通常是指固定在炮座上,专门守护堡垒或是战略地点的加农炮。】
“看来又是一种跟里尔火炮一样的火炮,不,威力应该比里尔火炮更牛掰。”
【恭喜宿主抽取到火炮单位200门火箭炮。
火箭炮:发射火箭的重装炮兵单位,擅长攻击步兵或建筑物。
历史背景:中国人和印度人是最早研发战场用火箭的国家,火箭原理和冲天炮一样,内装火药作为推进剂,并在火箭上头安装一根平衡杆,藉此保持飞行平衡。在拿破仑时代,英国军官威廉·康格里夫继续开发火箭在战场中的用法。他为管状火箭加上圆锥箭头,并装填火药和碎铁片或子弹在火箭中,并以梯子支撑火箭及发射架,然后再由梯子上的发射架发射火箭。这些发射架必须十分高大,因为火箭的平衡杆最长可达5米。美国国歌有段歌词描述火箭红光耀眼的景象,就是描述当年英国海军炮击麦克亨利堡的景象。】
“这不就是鸦片战争中,英军欺负清军的武器么?”
【恭喜宿主抽取到火炮单位200门重型火炮。
重型火炮:鄂图曼超重装炮兵单位,虽然移动及发射的速度都很慢,但会对步兵及建筑物造成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