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是留下这江山秀丽之美。
炎黄社稷图,留下的是民族的精神。
精神不灭,则民族永存!
放下右手,光满收敛,盘古开天图重新归于平静。
庄遥转头看向宁学文那边。
同样,在女娲补天的下面,也有许多的人影,他们吟诗作画,著书立说,讲经论道,追寻真理。
他们也在补天,补得是人类的天,是民族的天。
民以食为天,那就造犁施肥,来填补这天的不足。
民族需要传承,那就有了文章。
部落家国需要规矩,就有了律法。
随着一代代人的努力,这天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广阔!
同样看完这幅画的宁学文,眼中还残留着震撼和迷茫之色,回过头来看着庄遥,眼中不知为何,有泪珠滚落。
两个人相视无言,而是继续朝着第三幅画走去。
奚宛从头到尾看完了两幅画里面的故事,此时早已红肿着眼眶。
明明眼神模糊不清,却仍倔强的跟在庄遥他们后面,生怕错过了更多的内容。
第三幅,精卫填海,第四幅大禹治水……
就在庄遥以为这所有的画都是神话传说或是上古历史的时候,
到了最后几幅却突然变了样子。
不是变坏了,也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更真实,更具象,更贴近他们的时代了。
因为这倒数第三幅,是一个战场画面。
画面中不分男女老少用身体搭起的桥梁上面,是一个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而在这些年轻人前方,则是炮火连天,弹密如雨的战场。
画面当中,一个个年轻稚嫩的脸庞被炸弹炸飞,被子弹穿透,被热血洒满全身。
可没有一个人后退!
他们有着最坚定的信仰,最牢固的意志,最强大的精神,和无敌的气势!
倒数第二幅,是一场灾难的画面,
画面当中,房屋倒塌,洪水肆虐。
天上暴雨如注,地下残垣断壁。
可就在这宛若鬼蜮,堪称绝境的地方。
那废墟之上,攀爬者密密麻麻的人影,他们顾不得落石,也顾不得余震,拼尽全力的搜寻着每一个幸存者。
在那洪水当中,浑浊的河水如同吞噬万物的滔天猛兽。
但就在这水中,一群年轻的孩子,用身体彼此相连,硬生生构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血肉桥梁,护送着一个个百姓安然渡河。
偶尔也有年轻的身影随着巨浪消失无踪,可是很快就会有新的人补上,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
而百姓,却无一人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