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到,训练和经验都必不可少。
国内导演,真正把这套运用纯熟的,唯有孔苼一人。
也是因为如此,孔苼的剧才会如此受观众推崇。
五部九分剧压底,风光无限。
从《北平无战事》风格成熟之后,《父母爱情》,《战长沙》,《琅琊榜》,《欢乐颂》,《精绝古城》,《大江大河》,几乎是部部剧大爆。
鞠觉量眼下虽然没有孔苼的水平,但胜在拍片十几年,经验丰富。
听李一白说完这两点,他半晌没有言语。
凭借业内人士的直觉,鞠导还是听懂了李一白话里的意思。
他此刻正在脑海里和自己以前的作品和拍摄风格互相印证。
就这几句话的点拨。
鞠觉量突然觉得自己的拍片思路也清晰了许多,人也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习武之人一直找不到法门,却突然遇到世外高人的指导。
全世界都灿烂。
他给李一白竖了个大拇指,由衷赞叹道:“还没有和李导一起正式拍戏就受益很多,射射李导。”
这不标准的普通话听得李一白蛋疼。
不过鞠觉量有意亲近,他当然不会拒绝。
接受了他的赞扬,用自己的手握住鞠觉量的手,认真道:“大家都是为这部剧服务,精诚合作,把精力放在片子上就行。”
他这话意有所指,鞠觉量当然明白,只是点头。
一下子,二人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力量。
李一白率先放手,道:“客套话我们就不多说了,开始准备拍戏吧.....”
“ok..”
鞠觉量的回答很兴奋。
他当下还有一份心思。
非常期待李一白再让他领悟到一点,这种学习的机会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心中升起了对李导的敬意......
而李一白,当然鞠导在想什么。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既不骄傲也不刻意。
说白了,就是一层窗户纸,或者说反向的鸡蛋壳。
内部的人很难捅破。
而外面人,只需要轻轻那么一点,就能四两拨千斤。
李一白只是当了鞠觉量的敲壳人而已。
鞠导能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前十几年的经验和自己的悟性。
在李一白心中,他只是占了重生的便宜。
既有来自未来的拍摄理念,丰富的阅片经历,也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如果这还不能压住别人,只能说他上辈子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