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一白定的,他有点看不上马玉成的武指。
这哥们是香江标准的那种混子武术导演。
你要说没本事吧,好歹拿过多次金像奖提名。
你要说有本事?
不好意思,全都是陪跑,一次都没真正获过奖。
要不是香江武指这块全世界通用的招牌,他哪能进这个剧组。
更让李一白不满的是,马玉成还对自己的本事没点b数。
在这个剧组实在太敷衍。
原创的武术动作根本没几个。
打起来就是一通乱,几个人围着摇来摇去。
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武侠电视剧,毫无进步.
他不是没给过马玉成机会,只是这丫的实在是不中用啊.....
相比之下,李一白更喜欢赵箭。
虽然这个西北汉子经常和李一白有不同意见。
但下的心思是实打实的。
用什么东西在打,往哪打,怎样打。
思路很清晰,让李一白听得一清二楚,观众也能看得明明白白。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不懂运用镜头.
打戏偏偏喜欢喜欢用慢镜和旋转定格镜.....
当下,二人就在讨论《射雕》里最重场的武戏“华山论剑”....
.......
原版的“华山论剑”是马玉成拍的。
“敷衍”二字都不知道藏一下,直接就往观众脸上糊。
打没打几招。
剩下的镜头都在往人脸上怼。
要么就是摆pose,要么就是切水潭。
甚至把和洪七公的打斗都给省略了。
李一白对此是很不满。
古代写文章,讲的是“豹头猪肚凤尾”。
拍电视剧也算如此。
这场接近收尾的戏非常重要,他必须亲自盯,为此停下一天文戏也在所不惜。
赵箭当然知道这场戏的重要性,所以他也理解李一白亲自过问。
这会儿手上拿着一根棍子,正对着一个沙盘比划,给李一白讲解具体内容。
拍摄场地是个斜坡,位于新昌的十里潜溪。
场地宽广,空阔,同时可以运用的东西不多。
这种戏是最考验武指的,只能在小动作上下功夫。
赵箭道:“你看,我们先在这里打。“刷”打打打打,到了这里。然后拿这块石头做文章,“嗬”打打打打.....”
他的手指着沙盘上的几个点,手舞足蹈。
李一白则是不断低头抬头,想象他脑海中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