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剪辑要义

作者:水煮胖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剪辑对一部影视作品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电视剧或许没有电影那么麻烦。

但如果李一白想放心拍自己的《水月洞》,那么他一定得让自己的剪辑师搞清楚两件事:

剪辑的首要标准,是保证情节和人物情绪的流畅性。

尤其是全墉作品的改编。

在中,视角在人物之间切换起来非常容易,时间也可以直接交代。

但电视是画面内容,切换起来就很麻烦。

有时候,视角一换。

主角就会莫名其妙出现了一个新地方,变了一个年龄。

如果硬来,观众自然会觉得别扭。

看起来不舒服就会影响收视率。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剪辑师发挥想象力了。

搞清楚基本逻辑,这点很重要!

尤其不能以看过原着的水准当成观众的水准,要跳出框架,不然没看过原着的观众肯定是一头雾水。

嗯,在这点上,剪辑师的工作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导演前期拍摄的内容。

........这版的剪辑师叫张津,是大胡子外甥。

很明显,做李一白的剪辑,他是幸阅

李一白作为导演非常习惯于站在观众角度思考问题。

对在这块很在意,也很熟练。

每次出现视角切换,或者主角消失后再出现。

他经手的剧本上必须要安排一场对话向观众解释原因。

正如《龙》里阿朱和乔峰的雁门关再会一样,几句话,先把人物的行程给交代清楚,不要让观众一头雾水,带入感自然会强一些。

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当剧本上需要转场的时候都会有意识拍摄一些转场镜头。

比如两条人物故事线交接处。

人物口中吐出一个名字,自然抬头望向远方,或者低头沉思。

两个剧情点交接,要通过合适的人物之口两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走......”这样的话,把观众也给带入情景。

很简单,很细微的一个动作。

就会使得转场过程变得非常自然,降低观看门槛,观众理解起来也清晰。

张津只要不是傻货,看到他拍摄的素材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闲提一句,如果导演嫌多拍摄转场镜头麻烦。

还有一些办法更粗暴,更直接:转场之后直接通过人物之口把转场的理由和情况出来。

一般情况下,这种办法不太好用,属于偷懒行为。

但对于《龙》这种有原着,内容很多,电视剧短,你又没有太多镜头解释的情况下,在配角上快速略过倒不失为一个经济适用性的办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