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表示亲近,直接上去来了个“贴贴”。
李一白没那份心思,不过还是低头和他笑着说了一会儿话。
一方面是做给媒体看。
另一方面,老爷子对李导之前拍摄的几部作品印象都相当好,对他态度也非常不错,这会儿非要拉着他。
短暂交流之后,胡子上台开始他的表演,宣布正式开机。
李一白则短暂地接受了一下媒体采访,然后带着已经接受完采访的演员直奔拍摄地。
进度啊进度,质量之外,你就是永远滴神
......
在全墉到达象山并且大肆炒作一番之后,《神雕》的第二轮舆论宣传也就达到目的了。
虽然外部仍然有“王瑞起诉大胡子的官司正式开打”,“歌手李静批评《神雕》剧组肆意践踏神仙池”这类炒作。
但都和剧组内部没有太大关系。
李一白就安心一步步拍戏,“榕树林”的戏份拍完拍“归云庄”,“归云庄”拍完之后拍“校场”,“校场“拍完之后,“古墓“也就建好了。
这些戏份,他可以说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仔细地,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剧本台词,演员表演,还有服化道摄美录等一系列最终影响观众感官的东西。
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绝对让人满意。
话说回来,他本来就担心周期过长导致投资超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时间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神雕的武戏太多,而赵箭和林峰又都是不肯轻易放弃拍摄质量的硬货,导致这次的《神雕》拍摄和原世界完全相反:
原世界《神雕》的文戏进度远慢于武戏,导致武戏导演赵箭不得不放弃小场武戏,赶拍部分文戏。
进而导致最后竟然出现了和《西游记后传》一样的情况,投资大,拍出来的戏份又不够多,只好用风景空境和将武打动作拖慢来增加电视剧集数以多卖钱——所以后世的武打为什么喜欢“慢动作”,就是因为能卖钱。
但这种行为当然会导致文戏和武戏质量的全面崩溃!
而本次《神雕》。
李一白拍摄文戏的原则和于珉完全不同,他是从观众的角度拍戏,追求代入感和真实感,镜头上的变化只为观众服务。
再加上经验丰富,班底和谐,演员沟通顺利,又有杨念笙辅导后勤。
进度突出一个飞快。
文戏进度快于武戏,这让李一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精细调整。
......
等到“古墓”建成,小杨过进组。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中了。
这段时间,剧组以外的电视剧界也发生了不少和李一白这个电视人有关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