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排练

作者:水煮胖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李一白的预想中,拍摄这场“襄阳大战”主要还是以地面镜头为主,充分利用吊威亚和大型炮车这两项容易控制的拍摄工具,利用摄影上多个角度的切换,辅以航拍的镜头相互剪辑,营造出宏大,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

至于真正的打斗,刀剑相交的热血感,还是要用原来近距离拍摄模拟真实战场。

因此,航拍师的工作不算困难,都是经典的拉伸,跟随大部队冲锋,还有立方向和洪流冲撞的,以及横着掠过城门,部队上方的镜头。

他大概看了一眼钱鸿交给他的镜头,不太满意。

运镜是根据他说的,自然没出问题。

只是,飞行路线和飞行器的控制都不算太稳定,而且高度也没有到达预定位置。

这种未到达会造成画面的边角或者上半部分拍到蓝天,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对战争戏而言,场面空是绝对大忌!

《英雄》为什么给人一种大秦无敌的感觉,就是因为画面填满,有力量感,而且颜色对比明显。

再举例的话,就是另一部大场面战争戏《天国王朝》。

这部戏的一些镜头就是反例,导演拍摄的时候不知道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限于资金来不及重拍,出现了一些上半部分空境的情况。

好在他们最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利用后期进行了为调色,用黑框把上半部分的蓝天挡住以制造“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这种调整镜头都是一闪而过的,普通观众当然意识不到,但李一白这种导演出身的人拉片看到镜头的第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在李导看来,这种错误他一定不能犯。

眼下的情况,他知道钱鸿已经排练过很多次,半鼓励半提醒道:“你带着你的人继续排练吧,现在的情况还不够,要保证真正拍摄时不可能出意外,镜头不抖动。”

他还是把问题直接指了出来:“还有,你拍摄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低空飞行有一条大原则:让主体填满镜头。”

“待会儿群演上来了我对讲机通知你,咱们进行试拍。”

国内使用航拍现在还是少数,钱鸿是控制员出身,监制自己学了一些摄影,其实也是新官上任,处于不断练习中。

“知道了,李导!”导演有意提醒,他自然虚心接受,马上准备离开,“那我这边继续排练,咱们随时步话机联系。”

李一白点点头,拍了拍钱鸿肩膀,道:“好,辛苦你了,有事情随时找我!”

他没有太着急。

这场大场面戏,最起码的排练时间都得半天以上。

......

随着航拍师离去,李一白把重心放到了群演们和武行们身上,这场接近百人的大战争合拍戏也开始进行排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