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水师与战壕

作者:一袖乾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安之用?

即便有,就红夷大炮的重量,靠水运都难以运到重庆城下!

不过自打朱由榔来到大明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他手中有不少普鲁士火炮,其中不少乃是轻型野战炮,运输极为方面。

这次行军朱由榔便命人带来了几十门。

这些火炮或许无法直接轰倒城墙,但瞄着城门、垛口、城楼等软肋轰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朱由榔手中的火炮基本都是前装滑膛炮,以六磅炮居多,还有一部分十二磅炮。

六磅炮和十二磅炮的外形极为接近,因为较为轻便能够灵活在战场上运用,其在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朱由榔手中的六磅炮、十二磅炮既有实心弹也有榴弹,配比可谓十分完美。

唯一的问题是昆明守卫战后这些火炮的弹药只剩下了一小半,满打满算也就是够拿下重庆的。

打完之后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补给的。

反倒是燧发枪和针击枪因为在昆明守卫战中使用较少,还有较为充足的弹药。

朱由榔这次行军也带上了刚刚招募的新军。

其目的自然是要让这些新兵见见血尽快的成长。

他的枪炮基本都配备在了新军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兵门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枪炮的使用。

总体来说火器的使用要比冷兵器简单的多。

训练一个出色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而训练一个火铳手,几个月的时间足以。

相较于火绳枪繁琐的使用步骤,燧发枪、针击枪在使用方式上已经大大简化,学习起来更没有什么难度。

至于前装线膛炮就更简单了,简直是新兵的福音。

当然重庆作为清军在四川的重要据点,城中应该也是有火炮的。

这些火炮虽然不如朱由榔带来的野战炮灵活,但威力十分巨大,用来守城十分犀利。

据文安之说,明军上次围攻重庆时不少将士就被飞来的炮弹炸死,让他十分心痛。

朱由榔觉得应该有必要给他普及普及战壕的作用。

“督师且看,朕管这东西叫做战壕。其可以给将士们充作掩体,防止从正面过来的子弹和炮弹造成伤害。”

朱由榔画了一张简易的示意图,朗声解释道。

“战壕?”

文安之自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经由天子一番讲解,他确实感觉出了这东西的作用。

“这和地道岂不是差不多?”

“不需要挖那么深,将士们也不用彻底钻到地底下,只是充作一个掩体。”

朱由榔和声道:“挖掘战壕不用耗费太大的力气,但带来的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