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业毕业的特朗来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
不仅有不菲的报酬,还能接触到许多物理界顶尖物理学家的学术论文。
这好似又让他回到上学的时候,每天跟着老师搞科研,写论文。
虽然现在不搞科研了,但还是接触论文,并且档次都非常的高。
他打开工作邮箱,先是把邮箱中的论文名称大概浏览一遍。
“咦……”突然他惊咦一声,“这人发这么多论文?一周就发了两篇?”
像爱思唯尔这类的公司因为每天能收到全球无数论文,所以审核论文的速度非常慢。
可能一篇论文从发表到被审核编辑看到,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特朗因为是公司新来的,能接收到的论文少,并且工作也很勤快,所以他审核论文的速度快。
“咱们公司期刊可是sci一区期刊,这人不会是来搞笑的吧!”
他道:“那就先从这人的论文看起吧,看看你能写什么样的论文。”
他移动鼠标打开论文,“嗯?卓越?华夏人?还是理论物理的流体力学?”
看到这里他更感到荒诞。
倒不是轻视华夏人,而是华夏的科学注重实用性,而西方科学注重理论性。
所以,在理论物理上,华夏一直都弱于西方科学界。
当然,现在华夏有杨正宇的存在,很多人都把目光瞄向华夏。
但看的不是华夏其余科学家,而是杨正宇。
他继续向下看去,许久后他道:“很有意思。”
其实审核编辑审核的是重复率、主题和论文的深度。
论文重复率低,主题符合公司要求,深度也足够深,那么编辑就会向一些科学家或者大学教授邀请审核论文。
“这篇论文对流体力学上的研究很有开创性。”
“再看看他的下篇论文。”
说完他打开卓越的第二篇论文。
许久后,他道:“嗯?竟然还是流体力学,好像这两篇论文还是上下承接的。”
片刻后他面露思索,心道:“找谁审核呢?”
他打开后台资深审核人的信息。
像这类的全球知名多媒体出版公司,与全球许多著名科学家和教授进行合作,而这些人就是资深审核人,主要审核论文的深度和正确性,以及对科学界的影响。
“科伯恩教授没时间,艾斯特教授最近好像去度假了,有了,就他了,剑桥大学的物理专业的马赛教授。”
说完他将两篇论文都发给马赛教授,并附上请求审核说明。
之后他继续审核别的论文,第四天上午,他再看邮箱的时候,惊讶的道:“这人又发一篇文论?我的天,他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