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把天资卓绝、才华横溢之人沉迷其中。他们的天赋和成就,哪里是这些用心不纯的家伙所能及的?”
“这些人能在闽南出风头,完全是因为我等专心圣人学问,若非为了济世救民的大道,吾等必不让这些人专美于前......”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自古相传的名言,事实固然胜于雄辩,但那些被比下去的人,也总有种种托词。
不过即便是不服,也只是针对其它船帮的主事,对于顺风堂堂主,江南士人皆是心服口服。
在江河湖海讨生活的人,都希望顺风顺水、平平安安赚到钱。
从这个堂口用的“顺风”二字就看得出,这个船帮确实来源已久。
否则,也抢不到这个好名字。
顺风堂当代主事名叫刘正风,福清县刘氏旁支出身,曾在宗族学堂进过学,而且还曾考上童生。
其少时母亲病重,父子二人变卖了家中房屋田产,又借了一大笔钱,可惜请遍附近名医,依旧未能妙手回春。
田屋皆丧,父子二人没了生计,只得一同加入顺风堂,这一晃就过了四十一年。
刘正风自幼聪慧,又是识文断字的童生,和其他普通小孩儿自然不同。
堂中老人传授各项技能,无论是武功、算学、经济还是操船,他都是一点就通,于是很快得到了堂主的关注。
海上乞食和别的行当不一样,若是出现丝毫差错,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可能命丧大洋。
在这种环境下,只要你足够强,获得任何人的信任都不难。
所以在学会一身本领后,他只是出海数次,就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在堂口中站稳了脚跟。
从一条船的小水手,到一个堂口的二把手,刘正风用了二十七年。
作为一个堂口的副堂主,手下兄弟数百,靠堂口吃饭的人上千,可以说权和钱都有了。
然而即便一呼百应,他也并未流露出对权柄的贪恋,哪怕每年过手金银成千上万,他也并未贪污一丝一毫。
顺风堂的人都觉得,刘副堂主虽然好,但是个很奇怪的人,毕竟大丈夫在世,无非酒色财气而已。
照理说,一个人若不好钱、权、酒,至少该对女色感兴趣。
但刘正风不是这样,他不仅不好女色,他连个老婆都没有,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人无志趣必为异类。
而异类,都会令人心生恐惧,幸好刘正风非是如此。
这个不贪利、不恋权、不好色的男人,唯一感兴趣的东西,就是音律之道。
他受蒙师影响,自幼便爱上了器乐音律,后来虽入顺风堂,但也没有放下这个兴趣。
在手头宽裕之后,刘正风一有空便寻名师、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