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吃上新麦子烙的饼了。
所以现在.没人管这群儒生。
后来还是蒙稷发现他们不会磨面,让医家派人帮着莫了些炒面分给儒生们吃。
“我的天啊,这白糖拌炒面居然如此可口,等回到临淄之后我也要我娘给我买炒面吃,我要天天早上吃炒面!”
一个儒生大口大口的吃着说,嘴巴上糊满了黄橙橙的炒面,如此狼狈的不仅他一个,祭酒余桃也是如此。
一群儒生光着膀子,身边是已经被汗水浸透的儒袍,他们的上半身满是被麦芒刮擦的红色痕迹,有的人还被镰刀割破了手,此刻这些儒生用手攥这炒面大口大口的往嘴里赛,哪有半点斯文模样。
“唉吆喂,今天咱们的这些儒家大博士怎么了?平日里面不是最讲究的吗,说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吃饭还有很多礼仪讲究,怎么吃得满嘴都是啊,不怕等一下太阳一晒把嘴唇糊住了吗?这吃相也也太生猛了吧!”
百里玄策哪里会放过这个奚落儒家的机会,此话一出很多忙碌的人都朝着这帮儒生看过来,这一看不要紧,麦场上再一次爆出了一阵阵的大笑声。
儒家吃饱了之后只有一半的儒生还有力气参与脱粒、磨面,很多人干脆找个阴凉的地方睡觉去了,他们不是自暴自弃了,而是已经完全虚脱了。
不到午时,麦场上来了一群妇人和女子,和蚕桑节不同,今天这些女子不是来相亲的,他们是来烙饼的。
烙饼需要的鏊子直接用石头架起来就好,新磨出来的面用在盆子里和好之后直接用手摊成饼状,鏊子上摸上薄薄的一层油,这面饼直接往鏊子上一贴,木炭烘烤鏊子,火力温和地传导到鏊子的四周,这饼子翻上几次之后一张香喷喷的烙饼就做好了。
麦场上的汉子们见到姑娘们来了,一个个干起活来更是卖力,这就是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大一会儿,小山一般的麦子就全部脱粒完成,接着大家就加入了磨面、烙饼的环节。
“你看那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一队马车缓缓开了过来,这车马队伍上有着四面旗子,分别写着“清”“马”“蒙”和一个“陶”字,这是巴寡妇清、马氏、蒙氏和范诗诗四家商贾派人来送食物了。
巴寡妇清带来的是酒和青菜、蘸料,马氏带来的是烧肉,蒙氏和范诗诗带来的当然是海鲜,不过今天四家商贾都带来了很多的大葱。
女子们带来的筐子里已经摞满了新烙的饼子,四家商贾的酒菜直接摆在了蓬莱这个大大的卖场里,酒气芳香,肉味醇美,海鲜诱人,最让人眼馋的一坛坛的蘸酱,这玩意配上鲜绿的大葱,卷在烙饼里面别托多好吃了。
煎饼卷大葱,大葱蘸大酱,流传已久的齐鲁风味!
“武忠王。”
商贾中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这声音很小,但是确很温柔,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已经将麦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