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历史不开倒车

作者:我笑呵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却很不喜欢,因为在他继位之初,秦国俨然有封建压过郡县的趋势:

文信侯吕不韦,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又以河间十城为封土,权势熏天。

甚至连嫪毐,也混上了长信侯,有山阳城为食邑,并有河西、太原为封田……

当是时,秦国四境之内,从朝堂大臣到地方小吏,皆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而不知有年轻的秦王嬴政!

宫闱遭秽乱,国法被破坏,若非蕲年宫之变自己一举剿灭嫪毐叛乱,放逐吕不韦,秦国社稷恐怕都要被颠覆了,哪还有后来秦始皇一统海内的机会?

这些大秦秘闻蒙稷在咸阳宫看了好几遍,早已经烂熟于心,倒不是蒙稷好学,而是嫪毐和赵姬、吕不韦和赵姬的瓜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蒙稷虽然是穿越者,再让摆脱不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有机会接触大秦秘录,自然要看个够。

于桃一听蒙稷对自己的新观点感兴趣,顿时来了精神朗声说道:

“之所谓‘一国双制’是指大秦不用全面分封,而将分封地点定在燕、齐、楚、南郡四处之地。因为此地不仅距离秦国辽远,且文化大异,至于秦本土和旧时候的三晋,巴蜀之地依然是保持郡县即可。”

于桃故意把并不遥远的齐国也说上,就会是为了蒙稷封地于齐做铺垫,摆明了是为了讨好武忠王。

“祭酒先生接着说。”

“衡山、淮北、淮南等地,就臣所见,虽然民间乡豪、士人甚多,工商繁茂甚于关中。但县乡里闾之制,与秦无太大区别。加上这几地户口繁多,若是分封诸侯,不仅平白少了许多赋税,百年之后,或如子房先生、韩信将军之所言,将成尾大不掉之势。故在下以为,但凡能编户齐民的地方,宜郡县而不宜分封!

然豫章、苍梧则不同,尤其是豫章最南端的上赣,路途遥远,郡县恐有不便,诸位试想,从咸阳到南郡或九江郡,陆路需走两月;从江陵或寿春到南昌,水路至少要半月;再从南昌逆流至上赣,期间林木沼泽甚多,道路险阻,又要一月……如此一来,则每年上计难以传达,当地出了事,也只能自行处置,难以知会朝廷。不若分封,当地按照大秦律法自治即可,朝廷只需要征收赋税,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除了路途遥远,朝廷法令不能及时传达外,上赣等地也以越人为主,既无编户齐民为依仗,也收不上赋税。纵然设置名义上的郡县,实则无民可料,无土可治。”

其实现在的象郡早已经是大秦治理治理不到的地方了。

“今天在场的百家代表可曾记得这样一个故事,过去韩伯得到周王诏命,分封苦寒之北地。说他奄受北国,因以其伯,他在封地不仅为周王抵御貊人,还带着民众实墉实壑,实亩实藉,将原本蛮荒的边地,变成了城邑良田,这确确实实就是分封的好处罢。

故在下以为,上赣、苍梧等地,与其空置郡县,不如分封诸以镇之,但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