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除此以外。
倭国是距离最近的岛国。
这国家人口规模还可以。
与华夏算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关系,为避免后世不必要的纷争,有必要捉前进行更彻底的汉化,而大魏帝国也需要这么一个藩国、或者海外州郡。
曹昂发出命令以后。
与夫人们照常游玩视察。
从辽西郡、到辽东郡,最后到带方郡。
曹昂没有闲着,更不打算白来一趟,这些郡都是大魏的边疆之地,人口相对较少,而且十分贫穷。
不过,从地理位置来讲,这些地方并不算太差,毕竟未来东北广袤肥沃的粮仓被打造好以后,以及海洋资源被开发,都能带动当地产业。
曹昂救济很多穷人。
又拟订一些经济方案。
顺手又杀了一批贪官恶霸。
所过之处,名望暴涨,让大魏的王化深入幽州,使得当地百姓对圣太子感恩戴德。
曹昂异性抵达带方郡的襄平城。
带方郡,隶属于幽州,是汉代由中原于炒鲜半岛中北部设置的四郡之一的乐浪郡分出的一个郡。
公元204--213年的百余年间。
中原王朝在炒鲜半岛中西部设置的军事、政治、经济的地方据点。带方郡,北抵乐浪郡、东接东減、南界三韩、西临黄海。
在东汉、魏、西晋时代对此郡的经营增强了对三韩、倭等区域的影响,魏朝成为直辖领后起了中原文化的窗口的重要作用,而军职襄平城大概就是后世炒鲜的首都所在地。
带方郡太守名为刘夏。
此人世代生活在辽东地区。
曾经是叛贼辽东割据军阀公孙度的手下。
不过刘夏在辽东名声不错、深受老百姓的喜欢爱戴,为人也谦卑低调,从不与民争利,尽管山高皇帝远,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所以担任太守。
刘夏在带方郡这样的地方担任太守,他与当地土族以及东面倭国人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可以说比中原的任何人,都更了解这边的情况。
前些天一位叫做曾愿严的使者抵达带方郡。
与过去倭人访问不同,过去虽然也经常有倭人访问带方郡,但自从汉末年战乱以后,倭人就很少主动前往中原朝贡,往来主要还是以商业活动为主、是民间行为。
然而。
这次不同。
大魏帝国立国消息已经传到倭国。
倭人听说华夏又一次大一统,而且新生的大魏帝国,其国力可能还会尤胜昔日大汉,立刻又产生了依附之心,于是邪马台国国派使者送来贡品。
邪马台国使者一共才四个人。
其中为首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