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循序渐进

作者:雪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层金,哪怕落榜返回各自部落、国家,也都是有头有脸。

万一有天纵之才,运气爆棚中了一个进土,非但会被朝廷重用,回国也能成为丞相级的人物。

邓艾对这些事并不怎么关注,抵达洛阳以后,潜心继续读书一分一秒时间都不想浪费。

终于,会试正式开始,所有考生在进入考场,不仅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搜身,哪怕是纸笔也必须使用考场提供。

科考制度想要保持公平,防作弊,防泄题,无疑是最基本的,后每年出题的团队,全都要被软禁起来、限制与外界交流,直到考试结束才能恢复自由。

从上到下,无论是泄题,还是徇私舞弊都是有着死罪的。

每年主持科举的主考官员,一律是二品以上的大员,只要顺利办妥不出差池便就算太功一件,但如果出现任何闪失则加倍问责每个过程都极其严谨,每个过程都极其严密。

邓艾太长见识,同时对这科举,也是更加有自信,只觉此策是可以千年百年长久办下去的。

此乃国家之幸,此乃百姓之幸。

第一场考试是儒学,第二场考试是策论,这两轮都是必修必考科目,所以开创五千州学学子会考的壮观场面。

其实没必要集中这么多考生,而每届科考下发多少考生名额,其实是朝廷拟订的,有一个最低标准,但不设最高标准

由于这是第一届,有为科举造势之必要,又考虑到各州各地都有才子名士没有入什。

朝廷决定极大程度放宽名额,无论是考生名额、还是取士名额,为这项国箫搏一个好彩头

“考场情况怎么样?”

曹昂低调的来到考场巡查。

第一届科举的主考是教育部尚书司马徽,以及教育部尚书司马徽,以及教育部侍郎徐庶,又安排了组织部尚书孙权侍郎陆逊协助。

孙权恭敬的说:”告太子一切顺利,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曹昂满意的点头:“不错,你们组织的很好,规模这么大却没有一点纰漏,这点仲谋你立了太功。”

孙权心中一喜,被太子殿下夸奖,这可比被天子夸奖分还要重

曹昂又问道:“考题是什么,拿来给我看看。”

陆续立刻送上考题:

“儒学考的是史论五篇春秋经纶三篇,要求学子剖析其义并做出文章。”

“策论则以当前时事出六题,第一题蓬镇案例,第二题平戎案例,第三题举贤案例,第四题变法案例,第五题制夷案例,第六题海权案例”

曹昂看了眼。

儒学考试没什么好说。

无非是写文章、阐述思想以理解儒家道理,领悟儒学中的大义。

这个考验文笔,以及对经纶的研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