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这创作的环境问题了。
虽然这个年代文学作家也有着不少,但他们的作品一般都是一些比较高深的文章。
而像大桥写作的那梁山伯还有祝英台的爱情文章,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所以,时势造英雄,大桥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性的。
当然,这大桥的成功自然是离不开那曹昂的。
在曹昂的帮助之下,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大桥的代表作。
只要提及这梁山伯还有祝英台,众人便是能够想起大桥。
梁山伯与祝英台形成的讨论以及文化现象,甚至比孔雀东南飞更强烈、更久远。
照现在这样的传播速度,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个故事就会传播到大江南北各各地区。
关于那大乔的身份,很少有人知道,更是没有什么人见过。
他们只知道那大乔是曹昂的爱妾。
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大桥根本没有想到。
当然,他最感谢的还是那曹昂。
大乔文章创作的成功,将那文学报的阅读量瞬间提了上来。
现在文学报已经超越了格物报,距离那十日报也只有三分之二的距离。
在此之前,这文学报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报刊。
不管是哪个阶层都会对其敬而远之
因为之前的那些文章实在是太深奥了,读者都不懂。
但是这梁祝可以说是开创了新篇章,第一次和观众见面便产生了这样大的影响。
这样的文章对于社会的文化还有思想的波动实在是太大了。
有不少的人说,在那和平的年代才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绝对。
查验历史,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便是那社会最动荡的时期。
而且还成正比!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孔、孟、荀、老子等思想家,全都出现在动荡分裂的春秋战国。
甚至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花木兰、梁祝等经典形象,会诞生于南北朝时期。
再说的近一些,比如说时民国时期。
天下越动荡,人们越容易沉浸到精神世界,在哲学与幻想故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而社会意识、文化形态的改变,往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有如今这样的效果。
小乔变得有些郁郁寡欢。
曹昂随后便关心道:“怎么不开心了呢?”
小乔闷闷地说:“我有些自卑了,别人都好厉害啊,我害怕夫君嫌弃我,不要我。”
曹昂有些懵了。
不过小乔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