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小提琴演奏与舞蹈表演刚结束,众人纷纷鼓学,满脸享受之色,只觉灵魂受到熏陶。
曹昂与诸葛亮夫妇、赵云、关羽几个属下,正在剧院的雅座喝茶。
赵云说道:“这剧院的出现,让商市变得更热闹、百姓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
许都的商巿现在只在午夜三四个时辰,因为确实没有什么人才会关闭,其他时间一律开放,不实行闭市政策。
朝廷限制市场,其实是重农抑商的手段,而现如今重农抑商的大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为了商业进一步繁荣,所以除非在特殊时期、或遇到了特殊事件,否则不在实行闭市政策,正因如此许都的商业氛围浓郁,比当世任何城市都要有活力。
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时间,这股风气就会以许都为中心传导出去,中原的中原之地将率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关羽提出自己的看法:“关某倒是觉得,歌舞声色不宜推广,否则如果百姓过于沉迷其中,恐怕有玩物丧志的可能。”
在关羽看来与其修几座剧院,倒不如多盖几座作坊,多开辟几座农田,然后让人把看戏听曲的时间都拿去生产。
诸葛亮说:“在下却是不能苟同,不说生产如果过剩,不是什么好事,就说这文化与商业也是国家必须具备的,勤劳勤奋固然是美德,追求美好生活也足天性,二者并不冲突,反而能相辅相成。”
曹昂点点头。
王道与霸道都能成就大业,如果说曹操走的是霸道路线,那么曹昂走的是王道为主路线。
如果中原变成了一个人人向往的梦幻天堂,成为全世界文明当之无愧的灯塔,四方百姓为追求更好生活、更好的机会、赚更多的钱,将主动学习中原语言、文字、文化。
不用强行推行王化,却能被动的吸收四方人才。
曹昂不仅要打造最强的军队、最先进的制度,同样要打造强大的文化实力,从报纸再到这剧院,都是文化的进步。
武力输出很直接、看得见摸得着,文化输出更委婉,但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当中原的报纸、话剧、歌舞、乐器、乃至、诗歌,流传到西方异域,最终在西方形成潮流,当地百姓必然会发自内心向往与认同。
这叫什么?
不战而屈人之兵。
好吧,还有一个原因,说白了就是曹昂觉得生活太缺少乐子,所以他也想为自己以后的额生活,多创造一些乐趣。
整天打打杀杀,勾心斗角,又有什么意思呢?
此外从商业角度来讲,这是一门极赚钱的好生意,光是目前这点规模其收入甚至超过一座酒楼。
关羽、赵云在理解曹昂想法以后,他们才意识到曹昂的所图远大,关羽为自己目光短浅而羞愧。
王道之君,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