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金玉良言

作者:白色十三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喜欢稳定的环境,冒险这种事,还是我干好。”

吕冬笑:“来我这可不是冒险。”

周珊珊故意说道:“你那里又没编制。”

吕冬知道她是开玩笑,说道:“行,我那里缺人,尤其信得过的。不过,珊珊,有些话我跟你说在前面,咱们同学归同学,工作归工作。”

周珊珊点头:“我懂。”

吕冬说道:“你这边初七初八的就过去参加面试,程序总得走走。”

周珊珊应道:“初七我就过去。”

邹凯这时候过来,坐在周珊珊旁边,几个人换了话题,聊起学校里面一些趣事,不再提周珊珊要去吕氏餐饮这茬子事。

吕氏餐饮需要高端的人才,也需要优秀的大学生,哪怕这个社会上各种调侃的段子开始出现,也有少数大学生毕业之后,为当年班里倒数几名打工的例子,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有过高学历教育的人,在普遍的可塑性和发展前景上,要更好一些。

那些成天在人耳边说,你孩子不用上学就能混到咋样咋样的,不是蠢就是坏。

得益于毕业分配政策的取消,加上吕氏餐饮去年一年发展极快,真正成为省内能叫得响名号的民营企业,招聘大学人才比以前容易了不不少。

但困难仍然存在。

别说吕氏餐饮,就算卫桥集团这般庞大的民营企业,招聘大学生也不容易。

年前的时候,杨烈文对吕冬说过一个事,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企业招聘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不相悖。

十多年以后的事众所周知,工厂类企业用工难是普遍性的,其中的原因更是复杂,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年头,民营企业招聘难和逐渐露头的大学生就业难,更多基于传统的观念。

别的地方,吕冬不太清楚,就太东这边来说,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仍然是有正式编制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

民营企业,哪怕是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很多人也瞧不上眼。

但取消分配以后,有编制的工作意味着要参加考试,有关系的自然容易一些,却是少数。

逢进必考正在成为常态。

大部分人考不到编制也会成为常态。

周珊珊家在县城里面,普通的职工家庭出身,不算多好,也不算太差,但比起袁静来,差距有些大。

家中提供不了帮助,就要自谋生路。

相对而言,这年头大学毕业后那种不工作的纯粹啃老族,还是比较少的。

即便没有编制,大学生也能找到相对不错的工作。

不止是周珊珊,吃着饭的时候,蒋晓晓还带来一位艺术学院低两级的同学,跟宋娜说些设计上的事。

那位同学似乎对进入温馨商贸挺感兴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