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宋娜和吕冬一说工作,老宋就插不上嘴了,吕冬赶紧转话题,说些农村的事。
具体咋种地,吕冬不大懂,但抓兔子逮虫子之类,却相当精通。
比如今中午准备的菜里,就有一盘山水牛,也就是宋娜去年夏天在碎石场推小推车子打工,顺带着抓了卖钱的虫子。
这是老宋过秋回去时,雨后专门抓的。
宋妈准备了六个菜,四个热炒加俩从外面买的肉食,餐厅更像是摆设,四个人就坐在客厅茶几子边上一起吃午饭。
老宋拿了一瓶青照特曲过来,拆盒子准备打开。
宋娜接过来,说道:“爸,吕冬前些天陪客户喝酒,伤到胃了,不能多喝,你们中午少喝点。”
吕冬那天跟张明宇和赵干事确实喝的不少,也只是一时难受,宋娜却记在心里。
既然宋娜这样说,吕冬不可能去反驳。
宋娜给老宋和吕冬各自倒了一杯:“喝一杯就行。”
老宋拿闺女没招,吕冬不会傻到反驳宋娜的话,又不是在外面应酬,能少喝就少喝。
对于青照这边招待客人,不把客人灌醉就不罢休的习俗,吕冬这个青照人其实也不大适应。
只有老一辈渐渐老去,年轻一辈成为社会中坚,情况才会有所改变。
十几年之后,工作应酬之类的不好说,但红白喜事以及过年招待亲戚,很少再看到满街上都是醉汉的情况了。
像七叔那个样从初一醉到十五的人,也越来越少。
吕冬和老宋喝酒,宋娜和宋妈喝饮料,四个人边吃边聊。
严格说起来,这也属于新女婿头一次上门,但吕冬和老宋夫妇太熟了,两边说起话来多少都随便些。
吕冬早就知道,宋娜家里的事,都是老宋当家作主,宋妈基本上属于大事小事都听丈夫的那种类型。
再就是宋娜,因为挣钱养家加上方方面面的见识,宋娜的话语权有等同于老宋的趋势。
吃饭,说话,难免聊到两边的家庭。
老宋跟吕冬碰上一杯,喝一口酒:“你村里厂子办的不错,妮子经常去绝味熟食店里买吃的,味道没的说,我没事也会去转转,听人说都是你妈的手艺?”
“也不算完全是。”吕冬话说的挺谦虚:“都是全村人一起努力的成果,我妈给的配方只是基础。”
老宋说道:“你妈很厉害了,在咱们农村,女的能当上副厂长可不容易。”
宋妈这时候问道:“你爸还有个哥哥?”
吕冬知道,这是必须的一道程序,可能宋娜说过,但话从宋娜嘴里说出来,跟从他嘴里说出来完全不一样:“我爸兄弟俩,年轻时候参军入伍,我大伯当的工程兵,退伍回来一直干建筑,家里亲戚少,我妈把我拉扯大,都是村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