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核电池和亚天父级

作者:晓生常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早在1821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塞贝克,就发现了一个神奇现象。

将两种不同的金属两端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如果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那么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中的赛贝克效应。

因此核电池中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热源和温差电堆两个部分,它们一个供热,一个发电,源源不断地输出着电量。

目前,核电池中最常用的同位素是钚238,它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个阿尔法粒子,阿尔法粒子的质量较大,速度较慢,并且用一张纸就可以轻易的阻挡正负粒子,所以大大减轻了电池的屏蔽重量,当阿尔法粒子在材料中受阻减速时就会释放出热量。

据测算,钚238在衰变过程中的功率密度达到了瓦每刻,并且半衰期长达87.7年,不用充电就可以长时间的提供电量,因此,科学家们率先将核电池利用到了尖端的科技研究上。

1959年,世界上第一颗核电池在漂亮国诞生,重1.8公斤,280天内可以释放11.6度电量,之后核电池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而约翰他们,研究的正是放射性同位素温差电池,也叫核电池。

“今天是关键时期,能否成功在此一举,你们都要打起精神来。”

带领团队的是弗朗克·韦尔切克教授,他是麻省理工著名的教授之一,做这个核电池的研究就是他牵头的,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

随着一步步安装好,然后便是测试,如果能正常使用并没有其他安全事件发生,那么他们就成功了。

一步步都按照了韦尔切克教授的计划来,第一步,成功了。。。第十步,也成功了。。。

这个时候,大家脸上都是汗水,包括已经身为法师的约翰,也在仔细的盯着自己手上的仪器,小心翼翼的组装,甚至还用精神力随时观察着,就怕一不小心弄错了。

最后一步,这一步是韦尔切克教授亲自把控,在小心不过的手没有一丝一毫的抖动。

“咔!”

严丝密合。

“好好好!!!”

“太好了!”

“我们成功了!”

“啊啊啊啊!”

众人兴奋极了。

“别放松,开始测试!”

“好的,教授。”

兴奋中的各位学生和教授都开始专心起来。

随着测试的进行,核电池确实是成功了,众人再次欢呼,连韦尔切克教授也是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约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中确实充满着成就感,因为,这个成功也有他的一份。

这次研发出的核电池,体积小但电力强。内部芯片,采用液态结构,核电池只略大于一美分硬币(直径厘米,厚毫米),却可以发出普通化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