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紫色地球假说与咖啡馆

作者:老寒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约38亿年前,地球,深海

《三体》杨冬:

“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吗?”

答案很复杂,从生命的诞生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从生命的进化来说,答案还未可知。

紫色地球假说,也许就会颠覆你对既定世界的认知。

在远古的地球,海底的某个火山口。地幔里涌出的热能和无机物,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合成出了第一种氨基酸。又经过不知道多少岁月,这些氨基酸越积越多。

终于,在这锅有机物“浓汤里”,诞生出了两个相爱相杀的族类——

真细菌和古菌

前者,是上一章提到藻类的祖先,而后者则是古地球的主角。

生命要开疆拓土,便不能局限在海底昏暗的那一个小小的火山口。但要离开火山口,便意味着离开了供养它们的热和营养物质,如何解决?

古菌首先找到了解决办法,它们把目光盯上了一个更强大的能量源——

太阳!

但和真细菌的光合作用不同,古菌用的不是卟啉分子组成的叶绿素来转化光能,而是通过一种更简单的方式

——视黄醛

这种物质你可并不陌生,因为就是这种物质,能让你看清这个世界。没错,你的眼睛里,就有视黄醛,一种简单有用的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子的化合物。

而这种物质的颜色,就是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绿光的紫色

古菌凭借着视黄醛,在当时的地球可谓所向披靡。它们利用视黄醛所产生的电子维持着体内的偏碱性,从而产生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来合成atp。它们从当时富含硫化氢的空气中拆解氢离子来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地球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紫色菌毯,这就是紫色地球假说。

而当时的真细菌则惨得多,地球大部分的面积都被古菌菌毯盖上了,它们要是也想走光合成的路势必难上加难。

你能想象吗,在紫色古菌菌毯下面,压着一层绿色的真细菌,它们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它们做到了。

叶绿素,应运而生。

这种色素可以吸收古菌“吃剩下的”不要的红橙光和蓝紫光,然后转化成电子,然后劈开这个地球上最普通的化合物——水,来得到氢离子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可这种合成带来了一种致命的产物——氧气,一种可以氧化一切的力量。

对于厌氧的古菌来说,氧气,就是彻头彻尾的毒气!

在千万年的累积下,在真细菌日以继夜的光合作用下,地球终于变成了一个富含氧气的星球。古菌的霸权,陨落了。

地球属于绿色真细菌。

可胜利的真细菌发现,他们的底层架构已经在绿色光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