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时,根部怎么也拉不动,随即加大力量。根部动了,但根系并没缓慢出现。
“这里的土比较紧,看来得今后用锄头来解决。”
直起腰看向四周,只有一分地没被拔掉。那些拔出来的已经蔫蔫的,撒满一亩多。不少!
抬头看看天,太阳已西冲,悬在山之顶。
“应该是五点多快六点了,今天只能到这里。”
从家走到这里,差不多五里,要挑着担,还要多次来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把一根直径在四寸许的竹子放倒,用无枝部分剖出长约一丈的细小竹篾,接着砍一段六尺长的竹节,两头斜着劈尖——一根最原始的扁担。
看着地面零散的竹枝和竹尾,“这竹枝也值五分钱一斤呢。”随即笑道,“想来威灵仙不只五分钱一斤。”
五分钱一斤的竹枝,他前世是卖过的。在七七年开春的时候,他和其他社员一样,吭哧吭哧挑着八十斤竹枝卖了四块钱,还高兴了好一阵子;买了几斤盐后,其余的都买了纸包糖。
用竹篾捆好一捆威灵仙,抓起试试重量,二十来斤的样子,挺合适的。接下来,他快速对威灵仙进行打捆,直到把剖好的竹篾全部用完。
抬头扫向周围,心中凉了一下,但马上喜悦取代。
凉的是因为工作量还很大,捆好的威灵仙有十二捆,重量在二百四十斤左右,却还不到被拔出的两成。
喜的是那都是大团结,这是现在最迫切需要的。
太阳已经转至山后,阳光只能照耀远方,他拿起两头尖的竹节插向一捆威灵仙,挑到肩上又插进另一捆,抓住箩筐,挑起就回家。
把一担威灵仙放在坪上,将箩筐放进屋里后,又快速走向威灵仙地。
挑完四趟,天色已经朦胧,拿出手电再次上山。
在挑着第五担回家,走到屋后百余米的时候,前方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
是野猪!
他连忙把担子轻轻放下,努力地平心静气;那声音还在靠近,他打开手电,照向声音传来的位置。
在前方三百余米,两头巨大的野猪出现在树林中。
两只大野猪看向手电光缓慢前行,露出长而弯的獠牙,大声叫着,六头小野猪也快速窜到大野猪的周围也大声叫唤。
他晃动手电筒,照照大野猪,接着又照照小野猪,心跳又慢慢加快;到双方距离只有五十余米的时候,他的喉咙都有明显的震动。
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呐喊:不能退缩!
人都不怕,怎么能怕几头野猪?!
野猪也许是真的怕人,也许是怕这成柱的光。在距离他还有十余米的时候,那头最大的野猪掉转头颅,转向南方而走;随后,另一头大野猪带着六个小崽子跟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