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尽,仰头望月,久久无言。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开,月能轮回,可人却难再聚了。
微微摇头,压下心中不自觉涌上来的伤感,叶晨拿起安道全留下来的蓝色厚书,翻开,认真阅读,“神农尝百草,炼药救人,草木吸收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善用之,可为药。”
“然世间之药并不止于草木,万物皆可为药,犀牛角,蜂尾针,毒蛇之液.....炼药贵在一心,重要的并不是固定的某种草药,而是对药性的理解。”
“人以五感辩物,可五感有限,难以真正理解世间万物的药性,徒之奈何!”
“余生平钻研药性药理,有以下配方...........”
很实在的一本书,作为自己的绝响,安道全并没有在书中记录那些扯淡的故弄玄虚的言论,一字一句都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序章,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感触,然后第一章紧接着就是干货,是他这些年钻研药理药性的心得,以及具体的药方。
一本书的四分之三过去后,第一章结束。
“以上,庸人可学之,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本不该有一样的药方,可偏偏几乎所有人又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把控大方向,忽略小细节,费些波折,添些痛苦,以上药方足可治理大多病害。”
“一看就不会写书啊!”
看到这一段话后,叶晨有点想要吐槽。
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对他们最重要的也就是这些模板一样的药方,现在这家伙居然如此说自己的药方以及那些视药方为最重要核心的人,没几个人会高兴。
恐怕很多人会一边偷偷地记下这些药方,然后又一边破口大骂,极尽诋毁。
接下来是第二章,相比与简单明确的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就有点玄乎了。
“炼药要懂药性,何为药性?归根结底,为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可该如何确定药性的五行属性与程度,又该如何通过病情判断该以何种程度的属性治疗?”
“这是炼药的关键,若不精准掌握这一点,炼药之人皆为瞎子,所练之药皆为盲人摸象的残缺之物,据余这些年观察,这世上医者,几乎所有人皆是如此,实在可悲!”
“阴阳五行,药性如何,余难以写出一套如同药方一样的死板判别方法,可这些年来,余发明了一套针灸之法,这套针灸之法并非为人针灸,而是为药材针灸,人有穴道,可以针灸刺激,药材没有穴道,可也有自己的运行之道,以特殊之法行针可聚药性,现属性。”
“药材本身,驳杂不堪,难辨药性本性与程度,可若将药性聚集而出,便可清晰可见,余之针法.........”
一连串的描述,五行阴阳八卦相结合,很复杂,很晦涩,很深奥。
看得不出,安道全不是故意写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