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第十三混成旅

作者:秋水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种情况下,第十三混成旅也就成立了。

而这个混成旅也将会是周军里第一支以江北地区的士兵为主要士兵的部队。

之所以没有和以往一样,把这些新标军战俘一股脑的拆分打散然后编入各部队,是考虑到了各地方的方言以及饮食等方面都存在着诧异。

这年头,虽然有官话这么一个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的,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说官话,尤其是这些穷苦出身的士兵们。

考虑到语言不通的问题,所以周军在编成部队,补充新兵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把来自同一片地区,有着共同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士兵都编到一起。

不过也只是尽量而已,考虑到有些地方兵员充足,有些地方兵员已经枯竭,在考虑到周军里的很多士兵实际上都是明军俘虏出身,来自大江南北的都有。

因此周军里的部队内的士兵编成,大多也是乱七八糟的,很难说过彻底做到全面的调配。

对此周军的应对办法是什么?

推广扫盲班,推广官话!

周军内部之前就已经是设立有扫盲班的制度,并普及到了每一个排,由排长等军官为士兵们进行最基本的扫盲教育,要求也不高,只是教一些最基本的读写认字,以及最基本的加减乘数之类的算术。

扫盲班的推广教育里,采用自然也是官话。

同时周军内部里的普通士兵晋升,除了军功,训练水平外,也是会考虑文化水平。

尤其是到了士官这一级别,如果还大字不识的话那么就会比较难获得晋升了。

而晋升对士兵来说,直接关乎补贴以及分田的份额。

根据崇祯十年,乾武三年二月份最新颁发的薪饷条例以及军功授田条例,士兵们的薪饷以及分田的额度是根据服役年限、军衔来决定的。

一个二等兵和一个上士,他们哪怕是服役年限都一样,但是最后所获得的免费分田额度都是有极大差别的。

此外还有薪饷上的差别。

周军内的士兵的薪饷是直接算一个总数,然后再额外扣除伙食、被服等费用,扣除了这些后,士兵所能够拿到手的薪饷其实没多少。

等到今年二月份的薪饷条例,周军直接取消了薪饷,改为补贴,包括常规补贴,作战补贴等。

而伙食,被服等所有费用,则是不用额外扣除,一律由军队直接供应。

普通士兵的薪饷变成补贴后,拿到手的钱比以往还要略微多一些。

而这种补贴的多寡,也是由服役年限,军衔,兵种直接决定的。

基本上来说,骑兵和炮兵的补贴要更高一些,处于作战状态的士兵因为有作战补贴也更高一些,一些特殊兵种还会有额外的补贴,比如说臼炮兵就有额外的补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