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防守困难的明军,作为进攻方的周军就方便多了。
因为能随时的集中兵力挑选任一位置发起进攻,这也就等于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而前期的战事也的确如此发展。
六月二十四日,战役发起不过两天时间呢,周军就已经夺取了一大段的城墙……
而且夺取的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甚至都没怎么打。
周军在昨天傍晚时分开始秘密集中调兵了大约一个团的兵力,在黎明时分直接强行攻击了一处没多少明军驻防的薄弱地点。
拿下城头后又是顺势拿下了附近的一座城门!
整个过程里,也就只遇上了数百明军而已,这数百明军根本就没能抵抗多久!
就这样,看似高大厚实的南京城防体系就被周军撬开了一个漏洞。
根本就没费上多少力气。
但是很多周军将领们以为后续就能一马平川直接一路杀入城区并占领之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却是和周军预料的不一样。
明军方面彷佛提前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周军刚突破城墙,准备杀入城区的时候,没多久就遭到了明军的反扑。
数以千计的明军扑过来,用枪炮,用弓箭进行拦截作战,以至于周军差点都没反应过来,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张国维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了全面布防的打算,而是采取少量兵力留守城墙警戒、通报。
大多主力,尤其是新标军只是集中起来作为战略机动兵力使用。
得知前线的部分城墙失守出现了大批贼军后,张国维就开始抽调机动兵力奔赴周军的突破点了,继而利用城区内的复杂地形挡住了贼军。
严格上来说,这个时候双方才算是进入了正式交战的状态。
然而这种交战状态,和传统的攻防战不一样,更多的是巷战!
很多战斗都是周军突破了外围的城墙后,遭到明军拦截而爆发。
有些是发生在城墙,有些干脆是发生在城区里。
这种战斗模式和周军以往的战斗模式不太一样,也是让周军方面一时半会的竟然适应不过来。
二十四日就拿下了一段城墙,但是一天过去了,非但没有扩大战果,反而是被人赶了出来,并且死伤数百将士之多!
当天晚上的御前战略会议上,一票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拿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以各部队的突击营为核心进行作战,并在各战略地区里部署若干主力作为机动部队,遭到敌军大规模部队后迅速前往增援。
同时直接把两斤半野战炮配属到营,甚至在必要时候随同步兵哨一起行动,搭配原本就已经直接配属各步兵营的两斤散弹炮,九斤臼炮一起作战,直接提供前线火力支援。
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