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旅的。
分配到战役负责单位后,由部队主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配。
从这,其实也就能够看的出来,周军的军事系统里,军政和军令是严格分开的。
募兵属于管人的序列,所以归属军政部募兵司。
而新兵训练属于参谋部训练司的业务范围,因此归属该司管辖。
而新兵调配,这就涉及到了部队指挥的问题,而全军系统里,仅有参谋部作战司拥有调配兵力的权限,所以,哪怕是新兵调配补充也得归属作战司管辖。
这样看,简单的补充新兵被拆分多个步骤,导致非常的麻烦,同时通讯落后,前线部队损失过比较大后,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获得新兵补充之类的。
但是郭东岩又不傻,为了避免延误战机之类的,郭东岩早就下令作战司直接派人进驻各部队的指挥部里,并有权限调集其指挥范围内的新兵营为部队补充新兵,用不着大老远派人回到作战司驻地里进行申请并核准。
同时募兵司的募兵行动,新兵训练营的新兵训练其实一直都是持续,从来都没有停下过,因此在前线决定发动一场战役的时候,这前头还没打呢,但是预定的补充新兵就已经在路上了。
周军的东进部队里打完九江,打完安庆后,其实都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往往刚打完呢,补充的新兵就已经开始进入缺员部队了。
情况特殊的话,往往还在战役持续阶段里,就开始不断的补充新兵了。
这一次打完南京城也同样不例外。
攻城作战还没开始嗯,其实就已经有一千多人新兵乘坐船只抵达金陵城,并等待分配了。
后续攻城作战的多天时间里,部队上去打了有损失,撤下来临时休整的时候往往就会就地补充新兵,补充完了简单休整后直接又上战场了。
这也是打完南京城战役后,虽然周军的总体损失达到了三千多人,但实际上各部队依旧没什么减员,大部分部队依旧保持这齐装满员的状态。
这一边打一边补充新兵的制度,让很多周军部队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昨天刚损失惨重,但是没几天功夫就又齐装满员出现在战场上了。
这一度让不了解内情的明军将领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自己前天还打生打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把对面一支贼军的步兵营重创之,但是没几天功夫,就又看见这支贼军高举着番号旗帜上来了,而且还他妈齐装满员,比上一次人还多……
开始很多明军将领还以为伪周贼贼军是搞什么迷魂阵,或者是把死伤惨重的部队进行合并后,沿用其中某支部队的番号呢。
但是打多了慢慢也就知道,这些伪周贼军纯粹是回去休整了几天后,补充了一批新兵。
也就导致了伪周贼军可以一边打一边补充,这兵力彷佛死伤不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