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七月初八,镇江。
周军离开金陵城不过两天时间呢,镇江城内的明军文武高级官员们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
周军毕竟这是好几万人一起动呢,人家明军也会派遣了侦骑,哨探之类的打探消息,这打探到消息后,骑马也好,坐船也好,很快就能回到镇江把消息报告上去了。
贼军东进,这消息让镇江城内的一票文武官员们极为的恐慌,不少人都是匆忙跑到了应天巡抚邱家裕的临时办公驻地里。
应天巡抚邱家裕看着一群属下们神情恐慌的模样,心中大为不爽,这些人,怕个怕!
这贼兵还没过来了,就算是过来了我们也有数万大军,实在不济,还可以过江啊。
这镇江城外的江边码头上,可是停泊着大量的船只呢,其中除了郑芝龙所部的船队外,还有他自行凑集的大量船只。
必要时候,都可以直接搭载部队过江!
从邱家裕提前在江边码头准备大量船只来看,也就可以知道,邱家裕其实对能否守住镇江相当不乐观,这都已经准备着跑路了。
这一点上,邱家裕要比张国维他们更加会审时度势,或者说更缺乏对朝廷的忠诚。
没办法,人家邱家裕的崛起和寻常文官不一样,他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进士官出身的,之前也就是个举人而已,早些年一直混得不如意,前些年投奔张国维账下,开始在应天抚标里混才慢慢混起来。
这混着混着,随着新标军的越来越重要,加上邱家裕本人也算是钻研军事,对这练兵还是挺拿手的,慢慢的也就混成了应天抚标里的主要将领,官衔也是水涨船高,不用多久就飙涨到了淮阳兵备道副使,并出任江南督标后军督军,在淮阳一带募兵练兵组建后军。
后来王家祯被问罪逮捕回京,张国维接任江南督师,也就举荐了其心腹邱家裕担任应天巡抚。
按照常规来说,朝廷是不可能答应这种任命的,毕竟邱家裕连个进士功名都没有,而且几年前还是个名不经穿的小任务,这提起来担任淮阳兵备副使,那都已经是看在他担任江南督标后军督军的份上,更是看在张国维的份上了。
但是吧,现在世道早就乱了,明王朝现在是极为重视,甚至是以来新标军抵抗伪周贼军,抗衡东掳,剿灭流贼。
而新标军的统帅往往还是文官,对于明王朝内部的统治阶层,也就是文官体系而言,这就是自己人,比那些什么武将靠谱多了。
因此这两年新标军里的文官将领其实一个个升官都跟坐火箭似的。
邱家裕也不例外,尽管他接任应天巡抚并不符合官场的传统,但是谁让他是江岸督标后军督军呢,乃是张国维麾下的心腹将领呢。
再者,应天巡抚嘛,现在就是打仗的,朝廷这个时候如果再弄其他人上任这个应天巡抚,根本就指挥不动邱家裕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