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连新标军,精锐营哨兵等为主力的明军,基本都扛不住周军的强行攻城,这些老弱病残的营哨卫所以及一票临时征召的农夫青壮们,就更别指望能够哦挡得住周军的攻势了。
七月十三日,周军第九混成旅从溧阳出发,攻克了宜兴。
七月十五日,周军攻克第八混成旅攻克常州府城。
紧接着第八混成旅继续南下,和第九混成旅在无锡城外汇合。
七月十九日,周军第五军攻克无锡。
七月二十日,周军第一步兵师抵达江阴,并且和郑芝龙所部发生激战。
郑芝龙所部进入江南后,这落脚点有不少,但是主要并驻防大量兵力的落脚点其实就一个,就是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
人家是海贼出身的武装力量,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天然更加倾向于选择岛屿这种地方。
但是吧,也是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立了一些小据点,比如苏州府的吴淞口,常州府的江阴,还有江北的通州等。
至于说之前的镇江以及现在的扬州,虽然郑芝龙所部也有派兵和战船过去,但那只是协防而已,算是客兵,做不了主。
江阴一战,打起来和周军打以往的战斗不太一样,虽然说地面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这些海贼们在河边的营寨却是不好打。
人家直接在河边堆着一排的战船,给河边位置的营寨提供火力支援,这第一步兵师真要强行冲上去,那就是送菜的份。
不过周军也不是没有火炮,等第一步兵师的炮兵团的大量五斤和九斤野战炮拉出来后,这个岸边的营寨基本也就化为了废墟。
周军陆军的炮兵部队,固然奈何不了对方在河面上飘着,距离比较远的战船,但是对这些还在岸边,处于己方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的营寨,依旧是一打一个准。
最后,郑芝龙所部的两三千海贼死伤不小,最后上船跑路。
为了防止郑芝龙所部的海贼们再一次利用江阴这地方登陆或者驻防,周军干脆直接在这里构筑炮台,并驻防兵力。
反正后续江南这边的战事,也用不着第一步兵师这种强悍战力了,后续苏州府的一系列战事,有第五军的两个混成旅已经是很充分了。
而情况也的确这么发展,七月二十四日,第五军攻克苏州,张国越不战而逃,率领千余新兵提前往松江府撤退,不过哪怕是最后他撤退到了松江府,他其实也还没有停留,直接在吴淞口上船,然后过江去了通州……
张国越都跑了,剩下的老少病弱就更不可能给周军第五军造成什么威胁了。
后续几天里,第五军的两个混成旅兵分两路,一路杀向松江府,一路杀向嘉兴。
七月二十八日,周军第九混成旅一部攻克松江府府城华亭,随后转道西进汇同第九混成旅其他部队前往嘉兴,直接杀向了浙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