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位于京畿机构的任职例外,毕竟你不能因为人家是个金陵人,就不准他在京畿机构任职不是……
异地任职的限制,是为了避免官员在家乡任职,继而在当地形成独立王国,然后大规模贪腐,甚至玩造反之类的。
此外,同样是为了避免裙带,贪腐,造反之类的情况,周王朝官制里还有规定,但凡父子,兄弟,爷孙,叔侄、甥舅等直系亲属同样需要避嫌,不允许在同一机构内任职,八品以上亲属,原则上需要参考异地任职条例,不允许在同一个地方任职。
基于大周王朝的这种官员任职条例,在江南一地的官员们,四品以上官员都需要从由非江南籍贯的官员担任,而这其实是最好解决的,毕竟目前周王朝的高级官员里,其实江南人不多,主要是湖广一带的人为主。
大周王朝毕竟是在湖广起家的,更准确的说是在郧阳起家的,所以高级文武官员里,其实很多都是郧阳人,再不济也是楚北人,其他地方的人虽然也有,不过暂时是少数。
而六品以上的中级官员的话,也可以从湖广抽调一部分官员过来任职,尤其是县令这些主要官员,那基本都是从外抽调任职的。
然而六品以下的中低级官员,尤其是九品,八品这些基层官员,可就不太好从外头抽调了。
你大老远把人家从湖广等地方调过来,好歹给人升个官,让人家当个实际上的小官不是,这不升官有调过来还是当个普通科员,人家也是拖家带口的,还不一定乐意呢。
因此这些基层官员,最好还是要从江南地区里直接举行科举募集人员最好。
郭东岩对此也是点了头,如今夏季攻势已经结束,泛江南地区都已经彻底拿下来了,接下来的要维持在这一地区里的统治,自然是需要吸纳当地的人才进入大周王朝的政治体系当中的。
而科举就是最好的办法。
科举这东西,除了为国选材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把民间里的优秀才人吸纳到统治阶层里,让他们变成自己人,免的一天到晚瞎折腾,各种不满甚至造反。
大周王朝的科举也不例外,为啥大周王朝办科举,直接搞府试,而且录取的人数如此庞大,一方面是各机构真的缺人,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持续拉拢占领区内的人才了。
不过录取的人数虽然多,看似要求也不高,但是这个不高指的是对八股文章要求不高。
现在大周王朝的科举里,其八股也考,但是只要你会写文章,不至于写出来狗屁不通的东西,能写个公文之类的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还有其他的呢,策论,史论,算学,理科这四科还得考呢。
八股文只是决定你有没有资格报考,而其他四科则是决定了你能不能考上!
当然,现在的试卷水平其实都很低,只要人不傻并且真心学,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