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我们的布匹成本!”
“如果等上几个月,等彭氏纺纱机的产能上来了,市场的需求没那么急迫的时候,价格也就能恢复正常了,我们完全可以到时候再购入这些纺纱机,最后完成产能升级。”
“我们已经让人算过了,如果我们现在就购入第一批的新型纺纱机,纺纱生产效率固然更高,但是因为高昂的售价,所以最后纺纱成本其实差不多,而等到摊薄了设备成本,把整体成本降低下来以后,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但是,按照各机械公司的预估产能,顶多三个月,这新型纺纱机的价格就会恢复理性。”
“我们完全可以等三个月后再去购入这些机械设备!”
相对汉阳纺织公司内部的犹豫不决甚至是争论,隔壁的汉口纺织公司就简单多了,他们直接下了彭氏纺织机的订单,甚至现在都已经是小批量用上了。
嗯,尽管襄阳是彭氏方纺纱机的发明地,襄阳第二机械公司也是彭氏方纺纱机的专利持有方和重要生产商。
但是汉阳这边的机械公司也很快跟进,汉阳机械公司第一时间就找襄阳第二机械公司购入了专利授权,然后开始生产彭氏纺纱机以供应市场。
汉口纺织公司就是他们的第一家客户!
汉口纺织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汉阳兵工厂第二被服厂,当时主要是生产各类成品纺织品,比如军服,帐篷,各类工厂所用的制服等。
当时的汉阳兵工厂还你有第一被服厂,当时的第一被服厂是纺纱织布。
简单来说,当时的第一被服厂纺纱织布,第二被服厂拿着这些布匹进行印染,然后缝制成各类成品供应官方所需。
后来变成兵工厂改制,第一被服厂改名为汉阳纺织公司,第二被服厂改名为汉口仿制公司。
这两者之间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而且都以地名为公司名称,不熟悉的人甚至都可以会认错。
这两家被服厂独立后,一开始一家继续纺纱织布,一家完印染成品缝纫。
不过很快就齐齐开始扩张了,用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开始的工部是让他们彼此合作,甚至都想着后续直接把他们给合并的,但是没想到一不留神,还没等合并了,这两家纺织公司就变成了综合纺织公司了,而且还相互挖角,搞的关系非常的不好。
想要再合并,已经是难度非常大了。
最后工商部一看,得,既然都这样了,那么干脆两家就两家吧,反正纺织行业市场那么大,别说两家了,二十家大型纺织公司都能容得下。
汉口纺织公司一开始的业务是印染和成衣制作等,而对纺纱和织布则是起步比较晚,经常受到棉纱供应量不足的困扰。
正是因为起步晚,所以他们才会花重金大量购入了第一批次生产的彭氏纺纱机,就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