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有一天乱兵直接杀上门来把他们灭门!
不过,尽管邱家裕对盐商下手狠了一些,不过对当地的普通人却是不会过于迫害,甚至连很多督抚们经常干的征收平贼饷,加税之类的都不会去做。
一方面是这地方的普通人都穷,也收不上几两银子的税。
另外一方面这里的盐商多,缺钱的随便杀个盐商就有钱了,用不着对那些苦哈哈下手。
更何况,他还要维持在当地的名望,用来持续募兵呢。
毕竟以前的江南督标后军,现在的应天抚标的兵员,基本都是来自于扬州,淮安两地,要是在这些地方对普通人下手太狠,保不准军中就玩哗变了……
而如此的邱家裕,手里头是钱财不缺,这除了维持现有的万人应天抚标外,也是在加大力度募兵,购置枪炮。
邱家裕在扬州淮安一带折腾的时候,长江南边的周军同样也是没停下来。
自从结束江南攻势后,周军对江南地区作战的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
调整鞥了第五军,第八军之余,还新设立了第九军。
上述三军,新成立的第九军专门用于浙江方向的作战。
第八军则是用于镇江一直到松江这一片的江南地区的防务,主要驻防镇江,江阴,吴淞口等地,防备明军和郑芝龙所部登陆,沿支流进入江南腹地。同时构筑镇江,江阴,吴淞口三大炮台。
吴淞口炮台用来扼守黄浦江入口。
江阴炮台则是扼守江阴这一片狭窄的长江。
镇江则是用来恭维金陵京师的。
第五军,则是调回了金陵城一带,暂时驻防京师,不过按照预定计划,后续如果在江北地区发起大规模作战的话,第五军也会渡江前往江北的。
这三个军里,除了原有的部队外,还有一部分是明军降兵里整编出来的部队,包括明军投降新标军整编的正规军,明军募兵精锐里整编出来的守备军。
同时周军还正式成立了一个整编师,也就是第二步兵师。
周军里的第一步兵师战力强悍,在一系列东进战役里成为了绝对的主力部队,尽管耗费大,但是战力也强。
周军杀入江南,占领金陵城后,郭东岩就开始效仿第一步兵师建立更多的大编制强力部队。
第一近卫师就是一个前期的尝试,当时的第一近卫师采用了四团编制,比第一步兵师多了一个步兵团。
后来的整编训练过程里,觉得这样的编制还挺好用的。
于是乎,郭东岩干脆把第一步兵师也扩充为四个步兵团的编制。
等结束夏季攻势后,郭东岩又是设立了第二步兵师,同样是四步兵团编制。
相对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九军,第八军下属的那些混成旅之类的部队,这新成立的第二步